基于物能流特性的高炉炼铁系统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4 05:12
降低高炉炼铁过程能耗和提高高炉炼铁过程资源利用率是实现循环经济环境下钢铁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物能流特性的高炉炼铁系统优化对控制铁水产能、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影响。论文依托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和冶金装备及其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量化分析高炉炼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及其相互关系,对高炉炼铁的产能控制和资源配置问题开展系统优化研究。首先,通过剖析高炉炼铁工艺的基本原理,确立高炉炼铁系统的结构组成和高炉炼铁工艺技术指标,结合高炉炼铁系统的生产工艺特点,量化分析工艺周期中的物质资源及其载能能值,对高炉炼铁系统进行物能流特性分析。其次,基于高炉炼铁系统中各子系统物质和能量流特性,将输入的原料、燃料等物质资源和工艺操作参数作为高炉炼铁的系统输入,以高炉炼铁系统的铁水产量和吨铁能值为优化目标,建立基于物能流特性的高炉炼铁系统优化模型。再次,在对钢铁厂实际高炉炼铁生产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应用一种基于混合输入过程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和遗传算法对高炉炼铁系统优化模型进行预测和优化求解,分别实现铁水产量和吨铁能值的最优化。最后,将高炉炼铁...
【文章来源】: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国内生铁产量变化趋势(%)
全球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
混合输入过程神经网络拟合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钢铁行业能耗、物耗、排放的宏观调控[J]. 陆钟武,蔡九菊,杜涛,岳强,高成康,王鹤鸣. 中国工程科学. 2015(05)
[2]韶钢8号高炉智能专家系统的应用[J]. 柏德春,陈开泉,袁铭杰. 南方金属. 2014(03)
[3]高炉利用系数目标优化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 秦晓勇,刘雄,陈林根,孙丰瑞. 中国冶金. 2014(04)
[4]高炉专家系统中的基础数学模型[J]. 白俊丽,张建良,国宏伟,杜申,曹英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13(05)
[5]我国高炉炼铁企业生产现状及工序节能展望[J]. 王明侠.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27)
[6]钢铁企业炼铁系统碳素流分析及CO2减排措施[J]. 张琦,贾国玉,蔡九菊,沈峰满.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7]基于模式识别的自学习型高炉冶炼专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陈令坤,李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S1)
[8]武钢5号高炉专家系统在布料状态评估中的应用[J]. 陈令坤,苗亮亮,陈先中. 冶金自动化. 2012(03)
[9]中国钢铁工业的系统节能和科学用能[J]. 蔡九菊,孙文强. 钢铁. 2012(05)
[10]烧结过程余热资源分级回收与梯级利用研究[J]. 蔡九菊,董辉,杜涛,徐春柏,周节旺,林科. 钢铁. 2011(04)
博士论文
[1]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形态与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D]. 赵刚.武汉科技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基于辅料资源运行特性的高炉炼铁系统优化运行研究[D]. 冯朝辉.武汉科技大学 2013
[2]混合过程神经网络建模及应用研究[D]. 金菲.武汉科技大学 2012
[3]高炉异常炉况诊断专家系统[D]. 杨绪平.武汉科技大学 2011
[4]焦炭质量预测及高炉优化模型研究[D]. 吕大光.重庆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46440
【文章来源】: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国内生铁产量变化趋势(%)
全球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
混合输入过程神经网络拟合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钢铁行业能耗、物耗、排放的宏观调控[J]. 陆钟武,蔡九菊,杜涛,岳强,高成康,王鹤鸣. 中国工程科学. 2015(05)
[2]韶钢8号高炉智能专家系统的应用[J]. 柏德春,陈开泉,袁铭杰. 南方金属. 2014(03)
[3]高炉利用系数目标优化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 秦晓勇,刘雄,陈林根,孙丰瑞. 中国冶金. 2014(04)
[4]高炉专家系统中的基础数学模型[J]. 白俊丽,张建良,国宏伟,杜申,曹英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13(05)
[5]我国高炉炼铁企业生产现状及工序节能展望[J]. 王明侠.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27)
[6]钢铁企业炼铁系统碳素流分析及CO2减排措施[J]. 张琦,贾国玉,蔡九菊,沈峰满.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7]基于模式识别的自学习型高炉冶炼专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陈令坤,李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S1)
[8]武钢5号高炉专家系统在布料状态评估中的应用[J]. 陈令坤,苗亮亮,陈先中. 冶金自动化. 2012(03)
[9]中国钢铁工业的系统节能和科学用能[J]. 蔡九菊,孙文强. 钢铁. 2012(05)
[10]烧结过程余热资源分级回收与梯级利用研究[J]. 蔡九菊,董辉,杜涛,徐春柏,周节旺,林科. 钢铁. 2011(04)
博士论文
[1]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形态与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D]. 赵刚.武汉科技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基于辅料资源运行特性的高炉炼铁系统优化运行研究[D]. 冯朝辉.武汉科技大学 2013
[2]混合过程神经网络建模及应用研究[D]. 金菲.武汉科技大学 2012
[3]高炉异常炉况诊断专家系统[D]. 杨绪平.武汉科技大学 2011
[4]焦炭质量预测及高炉优化模型研究[D]. 吕大光.重庆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46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3246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