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透山冶炼厂含铜炉渣选铜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4 09:31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由于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资源贫乏与需求增长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我国作为铜冶炼大国,每年产生大量的含铜炉渣。这些渣中含有大量的有价金属,因此是一种重要的二次资源。通过研究炉渣的高效回收利用,不仅可提取大量有价元素,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了淘汰落后产能,红透山冶炼厂将原有的密闭鼓风炉生产工艺改为连续吹炼炉生产工艺,新工艺产生的炉渣中含有大量可有价金属元素,具有二次回收的价值。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红透山冶炼厂含铜炉渣的矿物组成较简单,矿物种类较少。主要金属物相为硫化铜、单质铜、氧化亚铜、磁铁矿、氧化铅和氧化锌,非金属物相为硅酸铁和玻璃质。硫化铜与单质铜的粒度分布,粗细极不均匀,细粒的硫化铜和单质铜呈星散状分布在炉渣中,较难解离出来;氧化亚铜粒度较细,多包裹在粗粒硫化铜中,可随硫化铜一起回收。常见细粒的硫化铜包裹在磁铁矿中,或充填在磁铁矿的粒间,与磁铁矿完全解离较困难,易造成铜的损失。本论文以采用急冷方式冷却的含铜炉渣为试验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选矿试验研究,最终确定了最适宜的含铜炉渣选矿条件为:磨矿细度-0....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含铜炉渣样品制备流程图??Fig.2.1?Preparation?flowchart?of?Cu?containing?slag?sample??、?-23-?t??
流程改为一粗四扫二精的选矿流程。主要是因为现场使用的浮选机为XCF系列浮??选机,浮选槽深度大不利于比重大的含铜炉渣浮选,为保证铜回收率故将二次扫??选改为四次扫选。改造后的选矿工艺流程见图5.3,浮选机布置如见图5.4。??原矿??中碎??细碎???雹,分??i_??一段磨矿??分、’级??????二段磨矿?一 ̄???空,级???J?r???1???一次W粗选?? ̄^?■*???一次丄精选?一次1扫选???八——-寻?i? ̄??二次,,精选?二次"扫选??' ̄f\?3?i??n???w?H次w扫选??精矿?"??▼???四次,,扫选??i???尾V??图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贵冶铜炉渣选矿节能生产实践[J]. 王莉萌.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13(02)
[2]冷却系统在铜炉渣缓冷工艺中的应用[J]. 王奇. 铜业工程. 2013(02)
[3]铜冶炼转炉渣选矿工艺研究与设计[J]. 韩伟. 铜业工程. 2013(01)
[4]含铜炉渣晶相调控浮选新工艺研究[J]. 黄红军.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2(06)
[5]赞比亚某铜反射炉渣工艺矿物学研究及可选性分析[J]. 于雪.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2(06)
[6]铜冶炼渣的资源化利用[J]. 张体富,邓戈,解琦. 冶金能源. 2012(05)
[7]炼铜炉渣浮选回收铜的试验研究[J]. 刘怡劭,李春. 黄金. 2012(07)
[8]铜冶炼转炉渣选铜工艺研究[J]. 张保存. 中国矿山工程. 2012(03)
[9]某铜炉渣中铜的浮选回收试验研究[J]. 包迎春,代淑娟. 有色矿冶. 2012(03)
[10]非洲某铜电炉渣的浮选试验研究[J]. 李江涛. 矿产综合利用. 2012(02)
博士论文
[1]从铜炉渣中回收铜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李英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09
[2]铜渣中有价组分的选择性析出研究[D]. 张林楠.东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铜冶炼炉渣浮选回收铜的初步研究[D]. 徐明.东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46841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含铜炉渣样品制备流程图??Fig.2.1?Preparation?flowchart?of?Cu?containing?slag?sample??、?-23-?t??
流程改为一粗四扫二精的选矿流程。主要是因为现场使用的浮选机为XCF系列浮??选机,浮选槽深度大不利于比重大的含铜炉渣浮选,为保证铜回收率故将二次扫??选改为四次扫选。改造后的选矿工艺流程见图5.3,浮选机布置如见图5.4。??原矿??中碎??细碎???雹,分??i_??一段磨矿??分、’级??????二段磨矿?一 ̄???空,级???J?r???1???一次W粗选?? ̄^?■*???一次丄精选?一次1扫选???八——-寻?i? ̄??二次,,精选?二次"扫选??' ̄f\?3?i??n???w?H次w扫选??精矿?"??▼???四次,,扫选??i???尾V??图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贵冶铜炉渣选矿节能生产实践[J]. 王莉萌.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13(02)
[2]冷却系统在铜炉渣缓冷工艺中的应用[J]. 王奇. 铜业工程. 2013(02)
[3]铜冶炼转炉渣选矿工艺研究与设计[J]. 韩伟. 铜业工程. 2013(01)
[4]含铜炉渣晶相调控浮选新工艺研究[J]. 黄红军.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2(06)
[5]赞比亚某铜反射炉渣工艺矿物学研究及可选性分析[J]. 于雪.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2(06)
[6]铜冶炼渣的资源化利用[J]. 张体富,邓戈,解琦. 冶金能源. 2012(05)
[7]炼铜炉渣浮选回收铜的试验研究[J]. 刘怡劭,李春. 黄金. 2012(07)
[8]铜冶炼转炉渣选铜工艺研究[J]. 张保存. 中国矿山工程. 2012(03)
[9]某铜炉渣中铜的浮选回收试验研究[J]. 包迎春,代淑娟. 有色矿冶. 2012(03)
[10]非洲某铜电炉渣的浮选试验研究[J]. 李江涛. 矿产综合利用. 2012(02)
博士论文
[1]从铜炉渣中回收铜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李英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09
[2]铜渣中有价组分的选择性析出研究[D]. 张林楠.东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铜冶炼炉渣浮选回收铜的初步研究[D]. 徐明.东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46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3246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