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富氧侧吹氧化熔炼多元多相平衡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11 16:37
利用已开发的铅富氧侧吹氧化熔池熔炼多相平衡热力学数学模型,计算某典型铅侧吹氧化熔炼生产工况,验证模型热力学分析的可行性,进而考察氧料比(ROC)、石英熔剂率(RSiO2)、石灰熔剂率(RCaO)、返尘加入率(RB,dust)、熔炼渣温度(TSlag)等工艺参数对产物产率及其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ROC、(RSiO2)、RCaO、RB,dust或TSlag,在提升一次粗铅品位和产品质量的同时,必然会导致渣含铅升高、一次粗铅收率降低,部分杂质元素入渣脱除率降低;当这些工艺参数控制过高时,一次粗铅品位反而会降低;综合考虑产物产率、一次粗铅品位、富铅渣流动性、烟灰利用率和物料挥发性,ROC、(RSiO2)、RCaO、RB,dust
【文章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0,30(05)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RB,dust对产物主要元素含量的影响
RSiO2对产物主要元素含量的影响
RCaO对产物主要元素含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富氧底吹炼铅氧化熔炼元素分配热力学模拟[J]. 陈霖,王振虎,陈威,肖辉,刘伟锋,张杜超,杨天足.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8(09)
[2]铜闪速吹炼过程多相平衡热力学分析[J]. 李明周,周孑民,张文海,李贺松,童长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7(07)
[3]基夫赛特炉搭配沉铁渣炼铅的热力学分析与试验研究[J]. 田思雨,胡宇杰,王宇菲,陈艺锋,刘鹏程. 中国有色冶金. 2017(03)
[4]中国铅锌冶金技术状况及发展趋势:铅冶金[J]. 王成彦,陈永强.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6(06)
[5]废杂铜精炼过程中动态多元多相平衡热力学模型[J]. 黄金堤,李静,童长仁,李明周,徐志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5(12)
[6]富氧侧吹直接炼铅工艺研究与应用[J]. 刘军,刘燕庭. 中国有色冶金. 2013(01)
[7]铜镍矿富氧侧吹熔池熔炼工艺[J]. 刘军,刘燕庭,陈文. 甘肃冶金. 2013(01)
[8]铅闪速熔炼过程的多相平衡模型[J]. 汪金良,张传福,张文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9]硫化铅矿闪速熔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J]. 汪金良,张文海,张传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1(11)
[10]我国铅冶炼的技术现状及进展[J]. 李卫锋,张晓国,郭学益,张传福. 中国有色冶金. 2010(02)
本文编号:3393346
【文章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0,30(05)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RB,dust对产物主要元素含量的影响
RSiO2对产物主要元素含量的影响
RCaO对产物主要元素含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富氧底吹炼铅氧化熔炼元素分配热力学模拟[J]. 陈霖,王振虎,陈威,肖辉,刘伟锋,张杜超,杨天足.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8(09)
[2]铜闪速吹炼过程多相平衡热力学分析[J]. 李明周,周孑民,张文海,李贺松,童长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7(07)
[3]基夫赛特炉搭配沉铁渣炼铅的热力学分析与试验研究[J]. 田思雨,胡宇杰,王宇菲,陈艺锋,刘鹏程. 中国有色冶金. 2017(03)
[4]中国铅锌冶金技术状况及发展趋势:铅冶金[J]. 王成彦,陈永强.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6(06)
[5]废杂铜精炼过程中动态多元多相平衡热力学模型[J]. 黄金堤,李静,童长仁,李明周,徐志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5(12)
[6]富氧侧吹直接炼铅工艺研究与应用[J]. 刘军,刘燕庭. 中国有色冶金. 2013(01)
[7]铜镍矿富氧侧吹熔池熔炼工艺[J]. 刘军,刘燕庭,陈文. 甘肃冶金. 2013(01)
[8]铅闪速熔炼过程的多相平衡模型[J]. 汪金良,张传福,张文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9]硫化铅矿闪速熔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J]. 汪金良,张文海,张传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1(11)
[10]我国铅冶炼的技术现状及进展[J]. 李卫锋,张晓国,郭学益,张传福. 中国有色冶金. 2010(02)
本文编号:33933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3393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