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炼炉终点温度区间预报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9 10:59
钢水温度预报可以为LF精炼过程终点温度控制提供参考。钢水温度点预报不包含预报结果的不确定度信息,而区间预报能够给出钢水温度存在的范围,以及这个范围覆盖实际钢水温度的可靠程度,降低预报结果给控制带来的风险。因此,本文研究了精炼炉钢水终点温度的区间预报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为以下三方面:分析预报结果中的不确定度,基于不确定度建立钢水终点温度预报区间。本文根据现有的区间预报方法,从分析模型不确定度的角度出发,通过模型不确定度和数据不确定度两方面来计算预报结果的整体不确定度,然后基于整体不确定度建立LF钢水终点温度的预报区间;针对基于不确定度建立预报区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向。从区间覆盖率和平均区间宽度两个评价区间质量的指标上看,通过计算不确定度的方式得到的预报区间并不理想。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基于不确定度的区间预报方法中,假设预报结果服从t分布,LF精炼过程中的钢水温度受众多因素影响,也很难确定钢水温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确切关系,因此,很难证明假设是否合理;另一方面,这种“建立点预报模型+不确定度分析”的模式下并不以提高预报区间的质量建立预报模型,很难保证获得高质量的预报...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置信度为9C1%的区间预报效果
图3.2和3.4所示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基于不确定度的区间预(2)预设置信度为95%条件下的仿真结果^1=1.960??1700r?c?c?c?c?c?t?i?c?l?:??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信息融合算法的LF炉钢水温度预测[J]. 王安娜,田慧欣,姜周华,战东平,尹小东,马志刚. 钢铁研究学报. 2005(06)
[2]遗传算法初始种群与操作参数的均匀设计[J]. 何大阔,王福利,贾明兴. 东北大学学报. 2005(09)
[3]基于T-S模糊系统的软测量混合建模研究[J]. 袁平,王福利,毛志忠. 信息与控制. 2005(02)
[4]LF炉精炼过程钢水温度预报技术[J]. 武拥军,姜周华,姜茂发. 东北大学学报. 2002(03)
[5]钢包吹氩引起的钢水温降分析[J]. 李晶,傅杰,王平,黄成钢,张平,张志诚. 炼钢. 1998(05)
[6]传热反问题研究方法在钢水温度预定中的应用[J]. 徐安军,田乃媛,许中波,崔健,汪宁. 炼钢. 1996(03)
[7]均匀设计──一种试验设计方法[J]. 王元. 科技导报. 1994(05)
[8]LFV炉精炼GCr15轴承钢的温度制度[J]. 万真雅. 华东冶金学院学报. 1992(01)
博士论文
[1]钢包精炼过程的建模与优化[D]. 吕伍.东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LF炉精炼过程钢水温度预测模型[D]. 陈跃峰.重庆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26232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置信度为9C1%的区间预报效果
图3.2和3.4所示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基于不确定度的区间预(2)预设置信度为95%条件下的仿真结果^1=1.960??1700r?c?c?c?c?c?t?i?c?l?:??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信息融合算法的LF炉钢水温度预测[J]. 王安娜,田慧欣,姜周华,战东平,尹小东,马志刚. 钢铁研究学报. 2005(06)
[2]遗传算法初始种群与操作参数的均匀设计[J]. 何大阔,王福利,贾明兴. 东北大学学报. 2005(09)
[3]基于T-S模糊系统的软测量混合建模研究[J]. 袁平,王福利,毛志忠. 信息与控制. 2005(02)
[4]LF炉精炼过程钢水温度预报技术[J]. 武拥军,姜周华,姜茂发. 东北大学学报. 2002(03)
[5]钢包吹氩引起的钢水温降分析[J]. 李晶,傅杰,王平,黄成钢,张平,张志诚. 炼钢. 1998(05)
[6]传热反问题研究方法在钢水温度预定中的应用[J]. 徐安军,田乃媛,许中波,崔健,汪宁. 炼钢. 1996(03)
[7]均匀设计──一种试验设计方法[J]. 王元. 科技导报. 1994(05)
[8]LFV炉精炼GCr15轴承钢的温度制度[J]. 万真雅. 华东冶金学院学报. 1992(01)
博士论文
[1]钢包精炼过程的建模与优化[D]. 吕伍.东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LF炉精炼过程钢水温度预测模型[D]. 陈跃峰.重庆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26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342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