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钨渣中回收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7 14:20
近年来随着钨矿产资源的逐渐减少,对于一些钨冶炼渣、废钨制品、合金废料、含钨废催化剂等钨二次资源的回收和利用日益迫切。本文针对某企业的含钨废料的回收问题,研究了从废旧的高温合金酸浸渣中有效回收钨,并制成相应的产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首先研究了用碱熔融水浸法分离钨的试验研究。主要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碱用量、水浸温度、水浸时间对钨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700℃,焙烧时间为40min,酸浸渣与混合钠碱的质量比为5:4,水浸温度为80℃,水浸时间为30min时钨的回收率达到最高。2)采用离子交换法,对分离后的粗钨酸钠液中的钨进行富集和转型。通过对三种型号树脂的性能比较,筛选出201×7树脂作为吸附材料。3)通过吸附实验的研究,主要考察了吸附温度、吸附时间、搅拌速度及树脂用量对钨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为50℃的条件下,搅拌速度为240r/min,树脂体积为10ml,溶液体积为100ml,吸附时间为4h的条件下吸附效果最好。其中改变操作温度对树脂的吸附效果比较明显,而改变搅拌速度和树脂用量对吸附量的影响不是很大。4)解吸结果表明:在解吸温度为50℃,解吸...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净化粗钨酸钠溶液并转型的原则流程
交换、经典沉淀净化等方法分离和提取其他元素。处理后的渣aOH 和 Na2CO3混合钠碱进行高温焙烧,焙烧反应中钨生成可铪则富集在渣中,通过水浸,可使钨酸钠进入液相与钽、铪分离钨酸钠溶液则进行后续的分离和提纯。主要技术路线图如图 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含钨工业废料中提取与分离三氧化钨的研究[J]. 鲁伟,徐蕾,余军霞,池汝安,郭嘉. 当代化工. 2011(01)
[2]钨渣的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研究现状[J]. 朱海玲,邓海波,吴承桧,何小民. 中国钨业. 2010(04)
[3]含钨废料中提取钨的研究[J]. 黄新,彭书杰,孙亚丽,李涛,唐楷,余祖孝. 中国矿业. 2008(11)
[4]仲钨酸铵结晶制备进展[J]. 陈启元,谭艳芝,胡慧萍,尹周澜. 有色金属. 2003(03)
[5]离子交换法回收白钨精矿酸分解母液与洗水混合液中的钨[J]. 徐晓玲,肖连生,张启修. 稀有金属. 2001(05)
[6]钨的离子交换新技术的发展[J]. 黄成通. 中国钨业. 1999(Z1)
[7]离子交换法回收仲钨酸铵结晶母液中的钨[J]. 邓解德. 中国钨业. 1999(01)
[8]仲钨酸铵的合成及其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J]. 王敬平,牛景扬,柏艳,党东宾,宋立华.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3)
[9]钨及仲钨酸铵[J]. 陈世瑞. 江西冶金. 1997(05)
[10]离子交换法冶炼钨工艺的诞生和发展[J]. 胡兆瑞. 中国钨业. 1997(Z1)
硕士论文
[1]高浓度钨酸钠溶液离子交换研究[D]. 胡芳.中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01094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净化粗钨酸钠溶液并转型的原则流程
交换、经典沉淀净化等方法分离和提取其他元素。处理后的渣aOH 和 Na2CO3混合钠碱进行高温焙烧,焙烧反应中钨生成可铪则富集在渣中,通过水浸,可使钨酸钠进入液相与钽、铪分离钨酸钠溶液则进行后续的分离和提纯。主要技术路线图如图 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含钨工业废料中提取与分离三氧化钨的研究[J]. 鲁伟,徐蕾,余军霞,池汝安,郭嘉. 当代化工. 2011(01)
[2]钨渣的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研究现状[J]. 朱海玲,邓海波,吴承桧,何小民. 中国钨业. 2010(04)
[3]含钨废料中提取钨的研究[J]. 黄新,彭书杰,孙亚丽,李涛,唐楷,余祖孝. 中国矿业. 2008(11)
[4]仲钨酸铵结晶制备进展[J]. 陈启元,谭艳芝,胡慧萍,尹周澜. 有色金属. 2003(03)
[5]离子交换法回收白钨精矿酸分解母液与洗水混合液中的钨[J]. 徐晓玲,肖连生,张启修. 稀有金属. 2001(05)
[6]钨的离子交换新技术的发展[J]. 黄成通. 中国钨业. 1999(Z1)
[7]离子交换法回收仲钨酸铵结晶母液中的钨[J]. 邓解德. 中国钨业. 1999(01)
[8]仲钨酸铵的合成及其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J]. 王敬平,牛景扬,柏艳,党东宾,宋立华.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3)
[9]钨及仲钨酸铵[J]. 陈世瑞. 江西冶金. 1997(05)
[10]离子交换法冶炼钨工艺的诞生和发展[J]. 胡兆瑞. 中国钨业. 1997(Z1)
硕士论文
[1]高浓度钨酸钠溶液离子交换研究[D]. 胡芳.中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01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3501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