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景观格局的地学图谱研究体系: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04-03 19:29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象征,也是该民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本文以丰宁剪纸、蔚县剪纸、永年太极拳和西河大鼓为研究对象,从传承人、代表作、工艺作坊等文化载体出发,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地学信息图谱思想,构建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基本单元信息图谱表达模型,研究非物质文化现象及其载体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和空间关系,揭示其空间格局的内在机制、演变过程和驱动机制,发现非物质文化空间与自然地域和社会经济单元的规律。 永年太极拳传播过程中以河北省为核心向外辐射,对北京市在内的13个省产生重大的影响,使得永年太极拳呈现“一核多点”的分布格局;通过对剪纸传承人、代表作品、工艺作坊空间分布研究,得出丰宁剪纸呈现“东南—西北”带状传播模式,传承人在大阁镇、凤山镇、天桥镇、大滩镇、选将营乡呈现聚集分布特征,由于丰宁县内坝上、坝下地形的影响,呈现“4+1”景观格局分布特征,进而得到文化载体类型图谱和文化景观格局图谱。 西河大鼓在传播过程中,有明显的时间阶段性特征,经历了文化诞生、繁荣和衰退三个时期,并且地域的传播具有连续性,在不同的阶段产生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品,与西河大鼓相比,丰宁剪纸历史上分布较为均匀,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现价段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进而得到文化景观演化图谱。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形成、发展,与自然、社会经济要素关系密切。丰宁剪纸沿河流聚集分布;蔚县剪纸由于受到地形地貌的制约,主要分布在北部区域;西河大鼓的传播与发展与交通线密不可分,进而得到文化景观的关联因子图谱。 不同的文化景观都有其独特性,丰宁剪纸主要从习俗、用途、制作工艺方法角度进行研究,得到文化表征与工艺图谱。 通过对文化景观图谱的地理学研究,既可以丰富文化地理、人文地理的研究领域,还可以为文化景观研究提供地理学方法理论,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开发具有基础指导作用和科学理论支撑。
【图文】:
1丰宁剪纸传承人籍贯地分布图
2蔚县剪纸传承人籍贯地分布图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P901
本文编号:2613606
【图文】:
1丰宁剪纸传承人籍贯地分布图
2蔚县剪纸传承人籍贯地分布图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P90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倪通;基于JSP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13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613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