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贝加尔针茅草原凋落物分解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0-05-08 12:02
【摘要】:草地凋落物是连接草原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纽带,是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过程,而养分是天然草地生产力的重要限制因素,养分添加对草原生产力快速恢复和提高有重要作用,氮素和磷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养分添加对凋落物的分解影响尚未深入研究。本文以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外源氮磷的添加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冷蒿(Artemisia frigida)三种主要植物不同器官和不同混合物的分解速率变化的影响,为深入认识凋落物分解调控机制以及天然草地的恢复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羊草、贝加尔针茅和冷蒿分解速率各不相同,不同器官分解速率规律也各异,影响分解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初始化学组成和分解的部位不同。不同植物的分解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冷蒿羊草贝加尔针茅。冷蒿和羊草不同器官分解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根叶茎,贝加尔针茅为叶根。三种植物凋落物分解速率均在8月份达到最大,C元素和P元素的残留率与凋落物质量残留率趋势相同,在分解过程中表现为净释放,叶和根凋落物N元素前期释放,后期有轻微的富集现象,而茎凋落物呈现富集-释放-富集的模式。2. N、P、NP添加对单种凋落物和混合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解至417天时养分添加下的凋落物质量残留率低于对照40%以上,养分的添加有效促进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从而提高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3.叶混合凋落物在分解过程中存在显著的正非加性效应,茎混合凋落物存在显著的负非加性效应,且非加性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物种组成而不是物种丰富度。含N的添加即N、NP使羊草+贝加尔针茅叶混合凋落物的非加性效应由正效应变为负效应,P添加改变了羊草+冷蒿地下部分凋落物的混合效应,使其从无混合效应变为正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东;郑慧莹;;松嫩平原针茅草原的特征及其生态地理规律的探讨[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87年03期

2 王昱生,赵妮珊,徐中儒,李源,侯中田,吴秀清;中国东北部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原生产量与生态因素的关系及其预测模型[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91年03期

3 郭平;张卓;周婵;杨允菲;;呼伦贝尔草原大针茅和贝加尔针茅的生殖生长规律[J];草地学报;2011年03期

4 张永生;赖欣;张静妮;杨殿林;;放牧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0年12期

5 吴建波;陈成彬;包晓影;宋文芹;赵念席;高玉葆;;内蒙古中东部草原贝加尔针茅、大针茅和克氏针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J];植物研究;2009年05期

6 陈海军;王明玖;韩国栋;吴志毅;;不同强度放牧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呼吸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4期

7 周丽艳;王明玖;韩国栋;;不同强度放牧对贝加尔针茅草原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S1期

8 张彩虹;张雷明;刘杏认;辛晓平;李胜功;;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优势种贝加尔针茅根系组织和地上部分凋落物的分解[J];植物生态学报;2011年11期

9 张彩虹;张雷明;刘杏认;辛晓平;李胜功;;不同月份采集的贝加尔针茅地上部的分解特征及影响因素[J];生态学杂志;2012年05期

10 孙伟,王德利,王立,杨允菲;贝加尔针茅不同枝条叶片蒸腾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对瞬时CO_2和光照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志广;杜长胜;阿拉木斯;;鄂温克旗引种美国苜蓿改良退化草场试点实验研究[A];首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宁;营养和盐碱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与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种间关系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吴明殷;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区三种针茅群落动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李文亚;贝加尔针茅草原凋落物分解对氮磷添加的响应[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4 杨芳;贝加尔针茅对盐碱和刈牧的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姜兰;贝加尔针茅和羊草种间关系对环境资源和盐碱胁迫的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周丽艳;放牧条件下贝加尔针茅草原群落特征及健康评价指标的选择[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7 张永生;放牧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理化性状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8 孙伟;松嫩草原贝加尔针茅群落土壤呼吸与个体水分生理生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杰;氮素和水分添加对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10 吴琼;基于遥感地面协同试验的呼伦贝尔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叶面积指数反演与验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54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654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2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