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草甸黑土氮素流失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2 14:34
【摘要】:为了了解草甸黑土区农田土壤氮素流失特征,通过模拟人工降雨,研究了施肥种类、施肥量、降雨强度、植被覆盖度及植被格局对氮素流失的影响。试验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径流量及渗漏液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在中、低雨强时,渗漏量大于径流量;而在较高雨强时,渗漏量与径流量相近或低于径流量。高雨强与中低雨强径流和渗漏液量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径流量逐渐降低,而渗漏量则增加。不同覆盖度处理径流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覆盖度20%~80%时渗漏液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2)径流和渗漏液中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流失浓度均与降雨强度成正相关,且高雨强与中低雨强径流和渗漏液中总氮、硝态氮流失浓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径流中铵态氮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渗漏液中铵态氮流失浓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中、低雨强时,渗漏流失是氮素流失的主要方式;在高雨强时,渗漏流失量与径流流失量相比,趋于接近或低于径流流失量。 (3)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径流和渗漏液中氮素的流失量均随之增加,径流和渗漏液中总氮、硝态氮流失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但铵态氮流失浓度仅2倍施肥与其余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渗漏流失是各种氮素形态的主要流失方式。氮素的流失形态均是以硝态氮为主,径流中硝态氮的流失量占总氮的56.51%~64.19%;渗漏液中硝态氮的流失量占总氮的66.81%~69.70%。 (4)无机肥与复合肥、有机肥处理之间,径流及渗漏液中总氮、硝态氮的流失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施肥种类不同,,氮素的流失规律不同。径流中和渗漏液中无机肥处理氮素的流失量均最高。其中,径流中总氮、硝态氮流失规律为无机肥>复合肥>有机肥,铵态氮的流失规律为复合肥>有机肥>无机肥;渗漏液中总氮、硝态氮和溶解性氮流失规律均为无机肥>复合肥>有机肥,而铵态氮的流失规律与总氮不同,其流失浓度的大小为:复合肥>有机肥>无机肥。 (5)施肥后降雨时间不同,氮素流失量也不同。径流中,施肥后1~7d,总氮的流失浓度达到总流失浓度的50%以上;渗漏液中总氮的流失量均与降雨时间呈负相关,其中渗漏液中硝态氮和铵态氮,均在第7d时流失浓度达到最大。 (6)无论何种覆盖度,渗漏液中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累积流失量均远远大于径流中氮素的累积流失量。覆盖度40%时,总氮流失总量(径流累积流失量+渗漏累积流失量)为1528.9mg/m2,分别比覆盖度0%、20%、80%低10.3%、2.8%、26.8%。 (7)坡下格局与坡上及坡中格局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存在显著性差异。无论何种植被格局,渗漏液中总氮流失量远远超过径流中总氮流失量。坡下格局对抑制总氮的流失效果最好,坡下格局比坡中及坡上格局总氮流失量分别降低15.4%和5.1%。硝态氮和铵态氮流失总量与总氮一致,均为坡中格局>坡上格局>坡下格局。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1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永宏;邓祥征;战金艳;何连生;鲁奇;;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控制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2 张水龙,庄季屏;分散型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年05期

3 宋蕾,王永胜,张鸿涛;关中抽渭灌区农田面源污染对渭河水体的影响[J];环境保护;2001年08期

4 路月仙,陈振楼,王军,许世远;地表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环境保护;2003年11期

5 张福珠,熊先哲,戴同顺,韩淑华;应用~(15)N研究土壤-植物系统中氮素淋失动态[J];环境科学;1984年01期

6 张兴昌,刘国彬,付会芳;不同植被覆盖度对流域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0年06期

7 张志剑,董亮,朱荫湄;水稻田面水氮素的动态特征、模式表征及排水流失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8 邬伦,李佩武;降雨──产流过程与氮、磷流失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6年01期

9 闻轶;张翰林;谢剑炜;曹林奎;;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系统氮素流失的影响[J];科技通报;2011年04期

10 朱铁群;我国水环境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研究简述[J];农村生态环境;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2676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676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8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