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森林土壤大团聚体有机碳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2 21:40
【摘要】: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森林土壤有机碳主要来源于大团聚体。进行森林土壤大团聚体有机碳稳定性研究对生态系统碳平衡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针对森林土壤,沿气候梯度选取我国9个典型针叶和阔叶林,以0-10和10-20 cm土层土壤大团聚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大团聚体有机碳氮矿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和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同时针对氮沉降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研究了森林土壤大团聚体有机碳矿化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及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解析影响森林土壤大团聚体有机碳稳定性的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土壤碳动态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森林土壤大团聚体有机碳矿化量、潜在矿化量以及氮素矿化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有机碳矿化率和潜在矿化比例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大团聚体有机碳矿化速率常数不受土层影响。(2)土壤大团聚体铵化作用对土壤有机氮矿化的贡献率大于硝化作用,总体上,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和有机氮矿化量均高于针叶林土壤,但差异不显著。(3)大团聚体有机碳矿化速率常数k均不受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但是土壤Cmin和Cp及Nmin随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增加而增加,Cmin/C0和Cp/C0及Nmin/N0随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增加而降低。(4)大团聚体结构破坏促进了土壤大团聚体有机碳矿化,表明团聚体结构对有机碳具有保护作用。模拟氮沉降对森林土壤大团聚体有机碳矿化表现出抑制作用。(5)土壤Cmin和Cp只受MAP显著影响;有机氮矿化量只受MAT影响,二者显著负相关。有机碳矿化动力学参数对破坏团聚体和模拟氮沉降的响应%Cmin、%Cp以及%k均不受MAP和MAT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71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子龙;胡斐南;赵勇钢;谭文峰;赵世伟;黄菁华;张耀方;杜璨;尚应妮;;土壤胶结物质分布特征及其对黄土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05期

2 苏芳莉;赵光辉;王铁良;李海福;李一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大团聚体特征[J];草业科学;2017年05期

3 朱大雁;张钦;;集中土壤大团聚体测定方法[J];吉林农业;2018年09期

4 胡乐宁;苏以荣;何寻阳;;桂西北喀斯特典型土壤的大团聚体分级特征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5 谢钧宇;彭博;王仁杰;张树兰;杨学云;;长期不同施肥对X土大团聚体中有机碳组分特征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年07期

6 韩加强;高晓飞;路炳军;谭欣;王维;牛建利;;水保措施对褐土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影响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6期

7 安婷婷;汪景宽;李双异;;施肥对棕壤团聚体组成及团聚体中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8 侯春镁;王克勤;李玲;范姝云;;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大团聚体与抗冲性关系[J];人民长江;2017年11期

9 秦胜金;刘景双;丁洪;张玉树;;冻融对沼泽湿地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09年06期

10 徐俏;崔东;王兴磊;朱振华;;冻融对伊犁草地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敏;;中国土壤有机碳研究综述[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2 杨承栋;焦如珍;孙启武;;森林土壤学科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3 杨承栋;;第九章 我国森林土壤资源利用与管理的回顾及展望[A];中国土壤科学的现状与展望[C];2005年

4 李龙波;刘丛强;涂成龙;刘文景;刘宝剑;崔丽峰;灌瑾;;喀斯特地区典型土壤剖面(黄壤、石灰土)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分布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世朋;;土壤中钙、铁/铝结合的有机碳变异规律性的初步研究[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吴森博;陈尊贤;;台湾太平山地区森林土壤薄胶层之特性与生成作用[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7 陈安冉;王祖伟;;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碳研究进展[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8 杨玉盛;谢锦升;黄荣珍;;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水库特性的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何孟;赵燮京;王昌全;;果树落叶埋土有机碳转化研究[A];第九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瑞蕊;林先贵;王一明;王俊华;王锐;;无机氮对农田土壤内外源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及相关酶活性比较[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邓媚;成熟森林土壤可持续积累有机碳[N];广东科技报;2008年

2 记者 齐芳 通讯员 廖琼;成熟森林土壤可持续积累有机碳[N];光明日报;2006年

3 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 周飞;中科院华南植物园 发现森林土壤缓冲酸沉降机制[N];中国科学报;2018年

4 陈超;森林土壤二氧化碳监测有新手段[N];科技日报;2008年

5 记者 铁铮;我国首次完成森林土壤资源典型调查[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6 济南兆龙科技 张明凯;有机碳肥对作物的重要性及其应用[N];山东科技报;2017年

7 郭姜宁 通讯员 张自强;专家揭示沙漠化过程农田退化机理[N];科技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李禾;给土壤“定向”补充有机碳分子[N];科技日报;2016年

9 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新肥料资源研究中心 教授 廖宗文;有机碳肥补天缺[N];农资导报;2014年

10 记者  任荃;成熟森林土壤是巨大“碳汇”[N];文汇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丛萍;秸秆高量还田下东北黑土亚耕层的培肥效应与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2 王碧胜;长期保护性耕作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转化过程及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3 戴沈艳;酸性森林土壤亚硝态氮转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4 马辰;长白山地森林土壤跳虫的分布格局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5 孙向阳;北京西山地区森林土壤中CO_2、N_2O和CH_4气体的排放通量及动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1999年

6 耿玉清;北京八达岭地区森林土壤理化特征及健康指数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7 赵亚南;长期不同施肥下紫色水稻土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D];西南大学;2016年

8 许咏梅;长期不同施肥下新疆灰漠土有机碳演变特征及转化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9 魏云敏;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性质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10 李栋;长江口—东海内陆架沉积有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生态环境演变历史的重建[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天娥;森林土壤大团聚体有机碳稳定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王迪;几种地带性土壤有机质组成与结构稳定性的关系[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3 陈升龙;黑土团聚体的孔隙结构特征与有机碳矿化的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4 温丽燕;侵蚀褐土有机碳特性和氮素转化及环境效应[D];大连交通大学;2008年

5 孙军亚;多环芳烃在藏东南森林土壤中的分布、迁移及其生态风险评价[D];天津理工大学;2019年

6 吴强;川西北高山/亚高山主要森林土壤水土保持功能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7 刘岳坤;土壤水分对秦岭南坡不同海拔森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8 杨林;模拟增温对高山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活性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9 郭晓笑;内蒙古森林土壤中革菌科真菌的高通量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10 毕珍;四川盆地森林土壤的有机碳氮存储及其空间分布特征[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93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693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c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