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放牧强度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碳氮空间格局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16 02:08
【摘要】: 土壤并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这不但体现在时间上还体现在空间上。传统描述土壤空间变异性的方法基本上是定性的土壤分类,而不是定量的研究土壤空间变异。本文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淡栗钙土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壤学基本原理,采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荒漠草原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特性进行了研究,初步揭示了放牧强度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空间变异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1)研究区2007-2009年各放牧强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年平均含量有增大趋势,同一年度不同处理间的变化是随着放牧强度的加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小,只有重度放牧较未放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不同放牧强度造成土壤C/N变化很小,有机质和全氮的分布类型均接近正态分布,符合地统计学对于土壤空间变异研究的前提条件。 (2)从变异函数分析的结果来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在一定的研究范围内观测值之间均存在空间相关性,即存在空间变异结构特征。这说明在变程A0的采样间距内,采样点的测定值是空间相关的。 (3)变异函数模型的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模型拟合主要符合球状和指数模型,各向同性分析表明,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分布在不同的方向上是极规则的。放牧强度影响了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异质性和其自相关性,但是没有呈现出规律的变化。 (4)用普通克里格法绘制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插值图反映了研究区空间变异结构。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变异趋势较为一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全氮含量也较高,这表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S812.2
【图文】:

示意图,变异曲线,示意图,变异函数


图 3 变异曲线示意图Fig.3 Model variogram curves金值,它表示当滞后距离 h 很小时,两点间测定数值 Z(x)的内部随机性的可能程度,主要来源于小于采样和抽样分析带来的随机误差。,也称相关距离,当h≤a时,任意两点间的观测值具增大而变小,当 h>a 时,相关性就消失了。a 的大小反随机变量的变化程度,也反映了其影响的范围。C1)称为基台值,反映了某区域化随机变量在研究范围距离可迁性变异函数的极限值。。 用来表示变异函数的特性,由变异函数 γ(h)和间隔距离γ(h)=h(4-2 D)。分维数 D 值的大小表示变异函数曲线的曲分布格局中的复杂程度,分维数高就意味着空间分布格

直方图,频数分布,土壤有机质,直方图


表 5 样本大小和组数的关系Table.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mple and group number样本数 组数 样本数 组数50 5~10 300 12~25100 8~18 500 15~30200 10~20 1000 25~40试验数据或抽样的样本数据除了用频数分布表来表示外,也可用图形来直观地表示。频数分布图比频数分布表更能直观地说明频数分布的情况。最常用的频数分布图是直方图,以频数作纵坐标,以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作横坐标,生成频数分布直方图,以检测数据的分布类型。结果见图 13 和图 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珊珊;耿增超;姜林;佘雕;罗志伟;;秦岭火地塘林区土壤剖面碳氮垂直分布规律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章异平;江源;刘全儒;任斐鹏;;放牧对五台山高山、亚高山草甸牧草品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1年13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华坤;赵新全;周立;刘伟;韩发;;不同放牧强度对鹅绒委陵菜克隆生长特征的影响[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董全民;;高寒地区暖季草场放牧牦牛的生产性能及其土壤养分变化研究[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李希来;杨元武;张静;张玉业;旦得尔;;不同放牧强度下矮嵩草无性系分株结构动态及其年龄的推测[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戎郁萍;;放牧强度对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混播人工草地育肥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戎郁萍;;放牧强度对植物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单玉梅;陈海军;杨勇;王明玖;;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无机氮含量对放牧与打草交替作用的响应[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戎郁萍;韩建国;;华北农牧交错带人工草地放牧系统植物补偿性生长研究[A];中国草学会草地资源与管理第四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李克昌;武新;王进华;;论实现天然草原健康利用的基本途径——以宁夏的试验研究为例[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红梅;陈有君;李艳龙;李建国;;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含水量及地上生物量的影响[A];内蒙古农业科技土壤肥料专辑[C];2001年

10 董全民;赵新全;李青云;马玉寿;王启基;施建军;;牦牛放牧强度与小嵩草草甸草场第二性生产力的关系[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巴特尔 苏宝玉;赴加拿大畜牧业考察报告[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2 记者 蔺津邋通讯员 刘兴华;课题研究推动我区草原科学利用和保护[N];华兴时报;2008年

3 汝凤军;高度关注气候变化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N];中国气象报;2007年

4 中国气象局局长 郑国光;应对气候变暖,我们该有所行动[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5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副主任 刘加文;中国草原亟待搞清一些底数[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6 吴文彪 姚巨才 王平;宁夏投入巨资支持草畜产业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侯曜禹;羔羊快速育肥出栏[N];农民日报;2001年

8 伟才;天然草场牧草利用技术要点[N];中国畜牧报;2004年

9 伟才;天然草场牧草利用技术要点[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10 记者 张立学;“五管齐下”推进现代畜牧业[N];新疆日报(汉);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天增;陇东典型草原土壤硝化微生物及硝化作用对绵羊放牧强度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2年

2 孙大帅;不同放牧强度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影响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单玉梅;放牧强度和草地利用方式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氮矿化和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4 高永恒;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碳氮分布格局和循环过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7年

5 丛日环;小麦—玉米轮作体系长期施肥下农田土壤碳氮相互作用关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6 于兵;大庆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植被和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7 门明新;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土壤侵蚀和碳氮储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红梅;锡林河流域草地地境划分及其健康评价[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9 王永明;放牧强度对大针茅草原水文效应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10 史小明;开垦、黄帚橐吾蔓延和禁牧对高寒草甸土壤碳氮过程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娜;放牧强度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碳氮空间格局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2 萨仁高娃;不同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植被、土壤及家畜增重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3 张艳楠;典型草原放牧强度遥感估测[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布仁其其格;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植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米智勇;不同放牧强度和管理方式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的氮矿化作用[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6 邓钰;羊草光合特性与土壤呼吸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7 王向涛;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0年

8 杨智明;不同放牧强度对荒漠草原植被影响的研究[D];宁夏大学;2004年

9 包尔吉干·安齐尔;放牧强度对羊草草甸草原碳密度及碳贮量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10 周培;不同放牧强度对内蒙古草原温室气体通量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15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15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7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