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生态补偿的视角与基本理论对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困境及进一步完善的思路与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首先,论文对学术界有关生态补偿的基本内涵和理论进行了辨析,认为把生态补偿界定为一种环境经济政策不但不能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反而会引发更多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认为生态补偿的理论和实践不仅涉及经济因素,更涉及到一系列社会因素。生态补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态、经济、社会、工业、农牧业等多个领域,还涉及到区际间的合作与互动等社会问题;在具体的操作层面还涉及到补偿的主客体的划分、补偿标准的确定、补偿效果的评价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因此,仅仅从环境政策或环保手段的角度研究和分析生态补偿是远远不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生态补偿的社会性和综合性。因此,主张从技术维度和社会维度两个方面重构生态补偿的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本文试图以实践为依托,对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等理论问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必要的反思,从技术和社会两个层面挖掘和构建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文章认为:生态补偿是以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对生态环境的受益者或破坏者进行收费或处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受害者进行弥补和扶持,从而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者的保护能力,降低生态环境破坏的风险,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常态化、自主化,最终实现以生态环境为中介的社会关系的和谐有序为目的的一种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与生态环境保护模式。生态补偿是通过对社会系统的调整,改变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调整生态系统内部状态的目的。 其次,以对生态补偿概念的重构为基础,文章对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的现状和补偿效能,主要从其科学性和社会效果两个方面进行了评价,认为当前草原生态补偿存在补偿政策不稳定、补偿主体不全面、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内容单一和补偿时机不合理等问题。主张按照公平性、全面性、内生性和规律性的原则,从促进草原生态补偿多元化和制度化两个方面完善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实现由外援型生态补偿向内生型生态补偿转变,由生态中心导向的补偿模式向协同发展导向的补偿模式转变。其中,重点要处理好补偿主体与补偿客体、政府和市场、赔偿与补贴以及城市化与补偿的关系问题。本文力图从草原生态补偿的角度分析总结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中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特别是分析草原生态补偿面临的各种困境,希望能对完善锡林郭勒草原生态补偿提供一些有益的对策和建议。根据这一完善思路,文章以锡林郭勒盟现有的草原生态治理政策为依托,提出在具体环境工程和环境政策中完善草原生态补偿的具体构想和建议。 最后,文章以生态补偿的基本概念和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实践为基础,从哲学的层面对生态补偿做了必要的分析与反思。认为生态补偿是通过调整人及其社会系统,通过社会系统平衡的实现来达到生态系统平衡的目的;生态补偿不仅要关注其对象的可持续性,更要关注自身体制和机制的可持续性;生态补偿特别要关注地区传统智慧在生态保护与恢复中的价值和作用。最后,论文认为生态补偿作为一种环保理念和模式,应该由价值导向系统和技术工具系统共同组成,前者是对生态补偿正确方向的保证,后者是对生态补偿有效性的保证。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812;X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海燕;徐斌;杨秀春;金云翔;李金亚;;锡林郭勒草原产草量与碳储量的遥感估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2 程秀丽;;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建立的背景和必要性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06期
3 周大杰,董文娟,孙丽英,石缎花,齐晔;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闵庆文,刘寿东,杨霞;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J];草地学报;2004年03期
5 陈佐忠;汪诗平;;关于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J];草地学报;2006年01期
6 吴晓青,洪尚群,段昌群,曾广权,夏丰,陈国谦,叶文虎;区际生态补偿机制是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关键[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1期
7 张智玲,王华东;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补偿收费的理论依据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1997年01期
8 黄世华;曹素珍;曹建军;;玛曲草地生态补偿机制和补偿资金初探[J];草原与草坪;2008年05期
9 李金花,潘浩文,王刚;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原因的初探[J];草业科学;2004年05期
10 魏永胜,梁宗锁,山仑;草地退化的水分因素[J];草业科学;2004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沈满洪 杨天;[N];中国环境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熊德国;系统科学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2 李笑春;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系统健康和管理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3 何承耕;多时空尺度视野下的生态补偿理论与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尤艳馨;我国国家生态补偿体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王昱;区域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利平;不同因素对锡林郭勒盟草原退化影响程度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
2716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16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