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长汀马尾松林不同地表覆盖度对水土保持效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18 04:14
【摘要】:自然生态系统是由生命体与非生命体共同作用的复杂系统,在这一复杂系统中,植物群落是整个系统稳定的核心和纽带。在乔木、灌木、牧草、以及低等植物共同构成庞杂的植物群落中,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共生关系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平衡的关键。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围绕植物群落作用机理、植被修复对水土保持及生态平衡维持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很少关注乔木、灌木、牧草、以及低等植物形成的立体结构对水土保持的影响,相关研究常常把所有植物作为一个整体指标,这样就很难了解不同植被类型立体分布在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中各自发挥的作用。为了了解不同植被类型立体分布在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中各自发挥的作用机理,本文选取了福建省长汀县自然修复样地1984年以来的监测资料,分析乔木覆盖度与地表植物(灌木、牧草、以及低等植物)覆盖度对土壤以及水土保持的影响,以期了解这两种植被覆盖度在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研究区土地对于林木的承载力存在一个极限,当乔木植被覆盖度低于12%,林下植被覆盖度低于13%,总的植被覆盖度低于20%时,林地土壤非常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当乔木覆盖度在12%-55%之间时,地表覆盖度的增加能够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当乔木覆盖度大于55%时,过多的乔木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土壤营养物质,地表植被覆盖度和土壤中的有机质以及营养物质的含量随乔木覆盖度增加而下降。因此,生态修复时,适度控制乔木比例,使地表植物有充足的光照和养分生长发育,形成良好的地表覆盖,从而发挥更好的水土保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健康、维持生态平衡。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71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胤;杨章旗;张振林;郭飞;杨春霞;;林分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林地土化性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6期

2 曾河水;不同治理措施侵蚀地土壤物理性状变化的研究[J];福建水土保持;2002年01期

3 岳辉,曾河水,陈志彪;河田侵蚀区崩岗的生物治理研究[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5年01期

4 岳辉;曾河水;;等高草灌带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应用与成效[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7年01期

5 彭绍云;吴群;谢炎敏;;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重建与思考[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7年01期

6 王俊玲;对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几点认识[J];甘肃农业;2004年09期

7 刘俊立;杨挺博;;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生态临界点之我见[J];河北水利;2008年06期

8 徐广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基本理论及技术方法[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6年06期

9 叶宝鸿;;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疏伐效果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07年01期

10 何长高;关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方天纵;;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理论依据初步分析[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张茨林;谢颂华;;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践[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王治国;;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与生态修复区划若干问题思考[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陈建华;付福明;徐霞;何丙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理论研究进展[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夏卫兵;;浅谈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本文编号:2718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18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8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