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江源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江源区高寒草甸持续退化。研究三江源区高寒草甸退化对区域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对于改善草地生态环境、促进草地资源管理与草地恢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精确评估与动态监测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本研究通过大量实地采样、调研、统计分析研究了高寒草甸退化进程中植被、土壤特征的变化,分析了土壤水源涵养量随草甸退化程度加剧的变化关系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评估了高寒草甸退化造成的土壤水源涵养经济价值损失。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1)高寒草甸地下生物量较地上生物量对草甸退化的响应滞后。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均与土壤水源涵养量呈中等程度正相关关系(相关性系数介于0.4-0.6),且地下生物量与土壤水源涵养量极显著相关(p0.01),地上生物量与之显著相关(p0.05)。 (2)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毛管孔隙度随草甸退化程度加剧发生逐级显著性变化(p0.05),与土壤水源涵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容重与之为负相关关系,其他两个指标为正相关关系。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以土壤容重(X4)为自变量,土壤水源涵养量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式:Y=2721.280-1061.988×X4,调整后的R2=0.95,模型拟合优度较好。 (3)土壤自然含水量各层值及三层加和值均随草甸退化程度加剧逐级降低,且土壤自然含水量三层加和值呈显著逐级降低(p0.05)。’不同退化阶段草甸土壤毛管持水量与最小持水量各层值及加和值的变化与土壤类型相关。0-30cm土壤自然含水量、0-30cm土壤最小持水量、0-30cm土壤毛管持水量与土壤水源涵养量间的相关性系数均介于0.6-0.8之间,且与之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4)土壤pH值、土壤养分等指标在不同退化阶段草甸间的变化趋势与土壤类型有关。土壤pH值与土壤水源涵养量则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相关性系数为0.745);土壤腐殖质含量、土壤水解氮含量、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与土壤水源涵养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0.8)。 (5)草甸土壤水源涵养量随退化程度加剧逐渐降低,重度退化草甸土壤水源涵养量显著低于其他退化阶段(p0.05),不同的土壤类型条件下,土壤水源涵养量在各退化草甸间的变化幅度不同。均值检验结果表明土壤水源涵养量在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的草甸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评估草地退化对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中,应考虑土壤类型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6)草甸退化对土壤水源涵养物质量与价值量的影响与土壤类型有关。在高山草甸土条件下,与未退化草甸相比,草甸退化造成的土壤水源涵养物质量和价值量损失最大,中度退化与重度退化草甸土壤水源涵养量分别损失了45.30×107t、121.28×107t,价值量分别损失了31.80×109元、85.14×109元。高山草甸草原土条件下,较中度退化草甸来说,重度退化草甸土壤水源涵养量损失了17.00×107t,价值量损失了11.93×109元。本研究中,三种土壤类型条件下草甸退化造成了土壤水源涵养物质量共损失187.45×107t,价值量共损失了131.59×109元。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8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成德,余新晓;水源涵养林研究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2 王国胜,洪惜英,王礼先;密云水库上游油松等林分调节水分效应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3 王彦龙;马玉寿;施建军;董全民;吴海艳;盛利;杨时海;李世雄;;黄河源区高寒草甸不同植被生物量及土壤养分状况研究[J];草地学报;2011年01期
4 曹丽花;刘合满;赵世伟;;当雄草原不同退化草甸土壤含水量及容重分布特征[J];草地学报;2011年05期
5 董全民;赵新全;马玉寿;施建军;王彦龙;李世雄;杨时海;盛丽;;放牧强度对高寒混播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及地上现存量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2年01期
6 刘敏超;李迪强;温琰茂;栾晓峰;;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分析及其价值评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3期
7 刘飞;伍晓丽;尹定华;陈仕江;曾纬;;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种类和分布研究概况[J];重庆中草药研究;2006年01期
8 刘荣堂,黄淑娟,李海霞;改造鼠荒地,改善草原生态环境[J];草原与草坪;2000年04期
9 杨汝荣;我国西部草地退化原因及可持续发展分析[J];草业科学;2002年01期
10 马玉寿,郎百宁,李青云,施建军,董全民;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J];草业科学;2002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玉寿;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形成机理与恢复模式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2 成晨;重庆缙云山水源涵养林结构及功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孙大帅;不同放牧强度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影响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景涛;青海三江源地区退化草地土壤养分元素的时空分异特征[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
2724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24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