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内蒙古大青沟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多样性评价与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9 20:06
【摘要】:地质遗迹是地球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留下来的珍贵资源,她反映着地球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研究地质遗迹以反演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与大气圈的历史演变关系,可以保护地质遗迹进行科普教育、美学欣赏和旅游开发等,更深一步的规划和发展地质遗迹,珍视这笔不可复得的历史资源。 本文以内蒙古通辽大青沟地质公园规划和申报为依托,开展课题研究。对大青沟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摸底调查,简述了地质遗迹资源的形成演化过程和分布;根据地质遗迹资源的特征进行分类描述,并对各地质遗迹资源和地质公园进行评价,得出该地质公园具有较高的科学、美学、科普和旅游发展方面的价值;针对目前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措施和方法。 通过本次论文的研究,取得的成果如下: (1)分析描述了大青沟地质公园各个地质遗迹景观的特征,按照不同景观类型,划分为地质剖面、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三大类。 (2)对地质遗迹资源进行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科普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方面的评价,园区内评价得出3处国家级地质遗迹景观,25处自治区级地质遗迹景观;该地质公园为一级旅游资源。 (3)总结分析了大青沟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的现状和问题,结合该园区的发展规划,按照合理的划区域、分级别的方式对地质遗迹提出保护方法和措施。 (4)根据该园区内地质遗迹资源的价值和特征,将公园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和生态环境保护区四个等级,并对各级保护区进行明确的勘界,标明了坐标拐点。 (5)计算了公园的建筑容量和环境容量,对地质公园的容量控制提出了良好建议,从而更好的保护区内地质遗迹资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962;P942
【图文】:

分布图,景观资源,通辽,内蒙古


、水体观大类5.泉水景观 (7)冷泉景观G23③号矿泉群 自治区G24 泉眼 自治区G25④号矿泉群 自治区6.湖沼景观 (8)湖泊景观G26 小青湖 自治区G27 沙湖 自治区7.河流景观 (9)风景河段G28 三岔口(大青沟和小青沟汇合处)自治区2地质遗迹资源的分布大青沟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丰富独特,广泛分布于园区各处,见图 3-1。典型相剖面对大青沟组地层的科普、科研有着重要意义。独特的地貌景观展现了大斧神工,形成了具有科学和美学两方面的价值,成为重要的地质遗迹资源。错水文地质条件,造就了漫漫沙地里的绿洲,琳琅满目的泉眼、蜿蜒曲折的小溪漾的湖泊,滋润着这片神圣的故土,为大青沟地质公园增添了勃勃生机。

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


图 3-2 流动沙丘图 图 3-3 半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指的是沙丘的植被覆盖率较低(约 15%~40%),或者表面有一部分范围内被粘土或者盐结皮所覆盖的沙丘。公园内半固定沙丘的地理坐标为:122°09′36.67″E,42°49′27.97″N。此类沙丘的表面有着非常微弱的沙质活动的特征,沙丘的中上部受外界影响较大,主要接受风、雨等的侵蚀,尤其在沙丘的顶部,被其侵蚀的速率最大,而在沙丘的下部为堆积部位。在双风向作用下,半固定沙丘的中上部接受风蚀作用,且迎风坡略强于背风坡,而坡脚接受风蚀的沉积作用,迎风坡弱于背风坡,因此半固定沙丘的基部并产生不移动。但是,在风蚀作用下,若产生较为明显的风蚀破口,就会逐渐加剧风沙活动的影响,导致沙丘的上部遭受较为强烈侵蚀作用,而沙丘的下部则会加速沉积作用,生态环境的骤然变化也将使植被覆盖物逐渐退化、死亡,没有了植被的附着,半固定沙丘将会逐渐演变为流动沙丘,更加推进了沙漠化的速度,地质公园范围内半固定沙丘分布较广,见图 3-3。

半固定沙丘


图 3-2 流动沙丘图 图 3-3 半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指的是沙丘的植被覆盖率较低(约 15%~40%),或者表面有一部分范围内被粘土或者盐结皮所覆盖的沙丘。公园内半固定沙丘的地理坐标为:122°09′36.67″E,42°49′27.97″N。此类沙丘的表面有着非常微弱的沙质活动的特征,沙丘的中上部受外界影响较大,主要接受风、雨等的侵蚀,尤其在沙丘的顶部,被其侵蚀的速率最大,而在沙丘的下部为堆积部位。在双风向作用下,半固定沙丘的中上部接受风蚀作用,且迎风坡略强于背风坡,而坡脚接受风蚀的沉积作用,迎风坡弱于背风坡,因此半固定沙丘的基部并产生不移动。但是,在风蚀作用下,若产生较为明显的风蚀破口,就会逐渐加剧风沙活动的影响,导致沙丘的上部遭受较为强烈侵蚀作用,而沙丘的下部则会加速沉积作用,生态环境的骤然变化也将使植被覆盖物逐渐退化、死亡,没有了植被的附着,半固定沙丘将会逐渐演变为流动沙丘,更加推进了沙漠化的速度,地质公园范围内半固定沙丘分布较广,见图 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明涛;张楠楠;关文彬;冶民生;陈军;;内蒙古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土壤水分时空梯度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 王国霞,佟连军,马延吉;吉林省通榆县旅游资源模糊评价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1期

3 李晓琴,赵旭阳,覃建雄;地质公园的建设与发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5期

4 方世明;李江风;赵来时;;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指标体系[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5 赵汀,赵逊;欧洲地质公园建设和意义[J];地球学报;2002年05期

6 赵逊;赵汀;;地质公园发展与管理[J];地球学报;2009年03期

7 赵汀;赵逊;;地质遗迹分类学及其应用[J];地球学报;2009年03期

8 赵逊,赵汀;从地质遗迹的保护到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J];地质论评;2003年04期

9 程道品,林治;模糊评价法在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陈从喜;国内外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进展与对策建议[J];国土资源情报;2004年05期



本文编号:2747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47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d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