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土壤线虫群落对施肥和放牧的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0 11:18
【摘要】: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是我国极为重要的草地生态系统。草地土壤动物群落在地下生态系统乃至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功能恢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掌握土壤动物群落在该地区的分布特征,并加深理解土壤动物群落对长期放牧和施肥干扰的响应,本文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沼泽化草甸草地内土壤线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皆在揭示青藏高原土壤线虫群落在草地受到人为干扰后,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功能变化过程中的指示作用,以期为研究和制定合理的草地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放牧强度、季节变化以及两者的共同作用同时影响着线虫群落的营养类群。主成分排序(PCA)结果显示:放牧强度造成了线虫群落结构的空间异质性。重度放牧明显地增加了线虫群落总量(p0.05)。植食类线虫和食细菌类线虫数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捕食类线虫数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关性分析发现:线虫群落与地上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特性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冗余分析(RDA)显示:Helicotylenchus,Acrobeloides和Labronema与植物群落多样性正相关;Filenchus与杂类草生物量正相关;杂食类线虫Eudorylaimus和Aporcelaimus与土壤含水量正相关;Enchodelus和Coomansus与禾草和莎草生物量正相关。重度放牧明显降低了自由生活线虫的成熟度指数和线虫群落结构指数(p0.05),这表明,重度放牧草地内线虫群落结构复杂性降低,捕食类和杂食类营养类群数量的降低是造成这两项指标下降的主要原因。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指出,放牧主要通过植物群落的改变影响食细菌类线虫和植食类线虫的数量。典型高寒草甸长期施肥明显改变了线虫群落数量和结构。在整个实验期间,线虫群落总量随着施肥强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施肥增加了优势类群食细菌类线虫的数量,对杂食类线虫没有影响(p㧐0.05)。施肥明显降低了土壤线虫群落的生物多样性(p0.05)。高施肥浓度明显降低了自由生活线虫的成熟度指数(p0.05),这表明,长期施肥使线虫群落结构复杂性降低。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线虫群落数量与土壤pH值、土壤速效P和土壤速效N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由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得出,土壤线虫群落的改变是由施肥引起的植物群落的改变造成的。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12.2
本文编号:2775469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12.2
本文编号:2775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75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