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值模拟的祁连山北麓洪积扇发育演化及形态特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931.1
【图文】:
15图 2-1 祁连山北麓活动断裂及山前洪积扇分布图。V:断层垂直滑动速率(mm/yr),H:断层水平走滑速率(mm/yr)。(断层资料和数据引自[郑文俊等, 2016图中标号代表对应河流的洪积扇:1、党河;5、芦草河;6、榆林河;7、疏勒河;11、石油河;12、白杨河;13、北大河;14、洪水坝河;18、西沟河19、观山河;20、丰乐河;26、马营河;27、摆浪河;28、梨园河;31、黑河;32、大野口河;38、童子坝河;39、西大河;41、东大河;42、西营河43、金塔河;44、杂木河;45、黄羊河;46、沙沟河;47、古浪河;48、大靖河。
祁连山地区的岩性组成较为复杂,古生代地层较为发育,寒武系以火山岩为主,零星出露于北祁连地区,奥陶系侵入岩体、变质岩以及火山碎屑岩在祁连山大面积出露。还有志留系地层,主要由陆源泥质岩、碎屑岩组成,夹少数火山岩、凝灰岩,超覆于奥陶系之上。泥盆纪地层主要由杂色砾岩、砂岩、泥岩夹薄层火山岩组成,还分布有石炭系的石灰岩、粉砂岩、页岩、薄的煤层和二叠系的砂岩夹粉砂岩、砂砾岩等。中生代的三叠系由杂色的泥质岩、碎屑岩不等厚相间组成,侏罗系、白垩系等地层也均有出露,早侏罗世由灰绿、灰白色碎屑岩夹煤线或不稳定煤层组成,河西走廊夹数层玄武岩,包含有山麓洪积、扇前沼泽和河湖相沉积,中侏罗世以含煤碎屑岩为主,晚侏罗世由紫红色碎屑岩组成,局部夹泥灰岩,早白垩世在河西走廊沉积,表现为山麓—河湖相,由杂色砾岩、砂砾岩、页岩、泥岩夹石膏组成,晚白垩世地层也在河西走廊盆地零星分布,从白垩系地层的沉积厚度可以反映出山脉处于快速隆升的状态(李新坡, 2007a; 徐学义等, 2008)。另外,第三系也在该区广泛分布,表现为砖红色的细砂岩、棕红色或灰色泥岩等(苏琦, 2015)。第四系主要表现为砂砾层堆积、湖泊沉积以及较薄的黄土层等。
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贾文雄等, 2008)。祁连山地区的降水同时会受到气温、海拔和区域地形的影响,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的降水量稍高,东段的降水量要比西段的降水量高(陈广庭和曾凡江, 2011)。图 2-3 中的祁连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是根据 1951 年到 2000 年的 29 个站点的逐月降水量数据,进行协同克里金(Cokriging)方法插值得到的(个别站点在某些年份的降水量值为缺省)。在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祁连山地区的降水量呈现出西低东高,北低南高的分布趋势。祁连山区水系发育,在祁连山北坡发育有三大内陆河流域,自西向东分别是疏勒河流域、黑河流域和石羊河流域(张晓晓等, 2014)。疏勒河流域位于祁连山北麓西段,主要包括党河、疏勒河、石油河和白杨河等。黑河流域位于祁连山北麓中段,主要包括北大河、洪水坝河、丰乐河、马营河、摆浪河、梨园河、黑河和洪水河等。石羊河流域位于祁连山东段,主要包括西大河、东大河、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古浪河和大靖河等。该区的河川径流量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制约,同时还会受到冰川融水的影响,其中面积大的河流,年均径流量也相对较大。另外,祁连山区的河流侵蚀强烈,经测算,该区现代流域平均侵蚀速率的平均值达 0.08 mm/yr (耿豪鹏, 20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杰;李瑛;侯光才;王文科;曾磊;;新疆伊犁河谷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年04期
2 常直杨;孙伟红;;白龙江流域地势起伏度与微观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7年03期
3 赵兴茹;耿梦娇;暴志蕾;江秋枫;刘琰;昌盛;郭睿;;石家庄市滹沱河冲洪积扇地下水中BHT和TEP的污染水平及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16年09期
4 苏琦;袁道阳;谢虹;;祁连山—河西走廊黑河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地震地质;2016年03期
5 吴胜和;冯文杰;印森林;喻宸;张可;;冲积扇沉积构型研究进展[J];古地理学报;2016年04期
6 郑文俊;袁道阳;张培震;俞晶星;雷启云;王伟涛;郑德文;张会平;李新男;李传友;刘兴旺;;青藏高原东北缘活动构造几何图像、运动转换与高原扩展[J];第四纪研究;2016年04期
7 苏琦;袁道阳;谢虹;邵延秀;梁明剑;;祁连山西段疏勒河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地震地质;2016年02期
8 LI JiJun;ZHOU ShangZhe;ZHAO ZhiJun;ZHANG Jun;;The Qingzang Movement: The major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5年11期
9 傅开道;杨文辉;苏斌;李大兴;李孟洋;张继来;宋静宜;;流域环境变化的河流沉积物粒度响应——澜沧江案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9期
10 邵崇建;李勇;颜照坤;聂舟;郑立龙;闫亮;李敬波;;基于DEM数据的龙门山流域地形起伏度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耿豪鹏;基于泥沙记录和坡面示踪的祁连山现代地表侵蚀速率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2 陈蕴真;黄河泛滥史:从历史文献分析到计算机模拟[D];南京大学;2013年
3 胡小飞;祁连山北部侵蚀速率的时空分布与构造抬升变形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李琼;构造抬升背景下河流地貌对长期气候变化响应的数值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李新坡;中国北方地区冲积扇地貌发育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大学;2007年
6 王萍;甘肃疏勒河冲积扇发育对构造活动的响应——兼论阿尔金断裂东端新构造活动特征[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3年
7 陈文彬;河西走廊及邻近地区最新构造变形基本特征及构造成因分析[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进军;冲积河流沉积物粒径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7年
2 陈颖;祁连山北麓洪积扇坡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6年
3 苏琦;青藏高原东北缘典型流域地貌参数分析与构造变形探讨[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5年
4 杜功元;祁连山地区坡面土壤厚度研究及其地貌演化意义[D];兰州大学;2012年
5 毛洪亮;疏勒河冲积扇绿洲全新世古水文演化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783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83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