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巴彦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8 21:03
【摘要】: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是实现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各部门间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保证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协调统一。巴彦县位于松嫩高平原黑土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具有显著的农业属性。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迅猛提高、人们对土地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加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致使土地生态系统所面临的压力愈加巨大。生态环境所受到的威胁日益严重,其中较为显现的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土壤盐渍化、水土流失等。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及优化,能够为研究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新的思路与指导。 本文以巴彦县为研究区,应用遥感、ArcGIS手段获得2009年巴彦县土地利用数据,运用FRAGSTATS3.3软件对景观指数进行计算,探讨景观指数随分析粒度变化效应,综合面积精度损失评价,确定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的最佳粒度。从四个方面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包括景观要素空间组成、空间形态、空间关系及空间构型四方面,揭示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应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识别景观格局优化组分,提取生态源地、构建生态廊道及生态节点,提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空间优化方案;运用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进行优化,在景观格局空间优化的基础上对各类景观的面积进行控制。 研究结果表明:(1)部分景观指数与分析粒度可拟合为数学函数关系,确定最佳分析粒度为100m;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为旱地和林地,旱地景观优势明显,是基质景观;水域空间形态最复杂,林地、旱地等农业用地景观形状较不规则,建设用地和园地形状最简单;旱地、建设用地分布很均匀,水田、其他用地分布较合理,各乡镇间林地、草地及水域分布差异较大,园地分布差距极悬殊且斑块间分布离散;景观整体异质性小,形状复杂程度适中,破碎化程度不严重,稳定性差;(2)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空间优化。扩大并保护原有生态源地,构建新的生态源地;修复现有生态廊道,构建新的生态廊道;确定生态节点,连结各源地生态廊道,形成点、线、面相互交织、生态功能高效发挥的生态网络格局;(3)研究区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耕地面积减少635.33hm2;林地面积增加3740.86hm2;园地面积增加32.99hm2:草地面积减少3032.92hm2;城镇用地增加401.14hm2;交通用地增加300.72hm2;农村居民点用地减736.81hm2;独立工矿用地、特殊用地及水域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其他用地减少72.61hm2。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901;F301.2
【图文】:

区位,小兴安岭,县域,木兰县


45°54'28"~46°40'18",北面与庆安县、绥化市相邻,南接宾县并以松花江为界,西靠与呼兰县比肩,东与木兰县相接(图3-1)。巴彦县幅员面积为3138.88kni2,境内南北最大间距85km,东西跨度最宽72.4krn,县域边界周长为338km?N N'X ^ ▲ AI \ 广,~枴

本文编号:2786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86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1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