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贺兰山岩羊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1 20:17
【摘要】:生境评价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物种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贺兰山是岩羊的一个重要集中分布区,本次研究以贺兰山为研究区域,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模型)结合3S技术对贺兰山岩羊进行生境适宜性评价。通过2010—2011年的野外实地调查以及查阅贺兰山巡山记录的资料,收集得到317个岩羊地理分布点的数据;岩羊的环境变量包括地形因子、植被因子以及包含道路、矿区、护林点、水源在内的其他因子数据,分别从贺兰山数字高程模型(DEM)、2007年贺兰山的遥感影像图和贺兰山1:50000矢量化地图中提取获得。所有数据经GIS处理后导入到MAXENT软件中,以对贺兰山区域岩羊的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经ROC曲线检验证明模型的预测结果达到优秀水平,最后生成贺兰山岩羊的生境适宜性评价图。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影响岩羊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因子为坡度、海拔、矿区、道路和水源;其次为坡向、护林点、高覆盖草地、灌丛和阔叶林:低覆盖草地、高山草甸、针叶林和荒漠对岩羊的生境选择影响很小。 2生境适宜度随着坡度、距矿区距离、距道路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增加,随着距水源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距道路约100米以内对岩羊干扰最大,海拔在1500—2300m之间岩羊的生境适宜度最高,说明岩羊偏爱活动于地势崎岖的山地疏林草原带。 3岩羊的适宜生境主要分布于贺兰山东坡(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西南部,以及西坡(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偏北部地区。岩羊最适宜生境的面积262.3km2,较适宜生境面积为744.6km2,总的适宜性生境面积为1006.9km2,约占总研究区域面积的28%;不适宜生境面积为2649.1km2。 4矿区和道路是对岩羊分布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为干扰因子,建议保护区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岩羊的生境质量,以促进岩羊种群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Q95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明,李明,唐绍祥,刘志霄,李元广,盛和林;贺兰山偶蹄类动物资源及保护现状研究[J];动物学杂志;1999年05期

2 刘振生;王小明;李志刚;翟昊;胡天华;;贺兰山岩羊的数量与分布[J];动物学杂志;2007年03期

3 李石华;王金亮;;基于3S技术的野生动物生境评价与保护研究——以高黎贡山羚牛为例[J];测绘科学;2009年02期

4 刘振生,王小明,曹丽荣;圈养条件下岩羊冬季昼间的行为及活动规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刘振生,王小明,李志刚,崔多英,李新庆;贺兰山岩羊不同年龄和性别昼间时间分配的季节差异[J];动物学研究;2005年04期

6 王小明;刘振生;李新庆;李志刚;;贺兰山雄性岩羊种群两个时期生命表的比较[J];动物学研究;2005年05期

7 刘振生;王小明;李志刚;崔多英;李新庆;;贺兰山岩羊冬春季取食生境的比较[J];动物学研究;2005年06期

8 艾尼瓦尔·吐米尔;颜赛勋;马合木提·哈力克;;新疆车尔臣河下游塔里木马鹿(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生境适宜性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11期

9 刘建泉;倪自银;王多尧;王零;沈海岗;胡大志;;东大山保护区岩羊对繁殖地的选择及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J];甘肃科技;2009年15期

10 刘志霄,李元广,于海,王小明,盛和林;干旱与放牧对贺兰山野生有蹄类影响的初步观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金山;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89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89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3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