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环杭州湾城镇扩张对湿地景观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8-20 09:19
【摘要】:湿地是水陆交界带,即水体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区域,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的一种类型。但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它能够调节局部气候、径流,蓄洪防灾,净化水质,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但近年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的大量增加给当地带来巨大的压力,促使城镇扩展征用大量的土地,政府出台的耕地“红线”政策使得耕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社会公众及政府部门和湿地开发部门并没有清除认识到湿地的重要性,对于湿地的盲目开垦及滥用没能有效监管,滥用水资源和滥排污水的现象屡禁不止,种种行为导致湿地和湿地生态系统遭受极大的破坏。因此研究城镇扩张对湿地景观的变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环杭州湾地区的14个区县市为研究区,包括北岸的上海部分区域和南岸的浙江大部分区域。利用覆盖研究区范围的1985-2015年7个时期共28景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同时结合辅助数字高程数据等非遥感数据,采用非监督分类和人工目视解译等方法,提取了研究区范围内1985-2015年的土地利用与覆被信息、建成区范围和湿地信息。利用土地利用与覆被数据分析了1985-2015年环杭州湾建设用地变化情况。根据环杭州湾建成区的提取结果,分析了30年环杭州湾城镇扩张的总面积以及空间分布。根据湿地提取的结果,分析了研究时段内环杭州湾地区湿地面积的变化及城镇扩张对湿地的占用量,同时选取了基于斑块类型和景观水平景观的景观格局指数,即斑块个数、最大斑块指数、斑块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斑块结合度指数等7个景观格局指数,通过景观格局指数对环杭州湾地区湿地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相关分析确定了城镇扩展对湿地景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5年环杭州湾14个区县市的建成区面积总扩张为60014.44ha,城镇扩张比较明显的是杭州湾南岸的慈溪和绍兴,年均面积增量分别为330.06ha和236.28ha,萧山区也有较大的扩张,年均面积增量为250.72ha。而海盐县和平湖市扩张不太明显,年均面积增量依次是21.72ha、35.62ha。1985-2015年环杭州湾地区河流湿地的面积无明显变化,水田和近海水域面积减少显著,减少量分别达到264632ha和70792ha,而库塘与湖泊的面积均增加,增长率分别达到46.1%和33.4%。从选取的景观格局指数可看出1985-2015年环杭州湾地区湿地景观发生了较大变化。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张与景观水平上湿地的斑块个数和斑块多样性指数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依次为0.953和0.912。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901
【图文】: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城镇,湿地景观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绪论1.3.2 技术路线本论文主要基于 30m 分辨率的 TM 和 OLI-TIRS 影像,结合监督分类和目视解译的方法提取了环杭州湾土地利用覆盖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取了城镇边界和湿地信息,进而分析了环杭州湾地区城镇扩张模式和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并揭示出城镇扩张对湿地景观的影响。

地理位置,杭州湾,慈溪


2.1 研究区概况本文研究区为环杭州湾区域(N29°57′55″ - N31°13′56″,E120°15′36″-E122°12′13″),杭州湾是喇叭型河口海湾,北岸邻接上海市,西面是钱塘江,东部是东海,沿岸深槽发育(图 2.1)。杭州湾沿岸有多个大小城市,其北部是上海的金山、奉贤和浦东新区(原南汇)以及浙江省嘉兴市的平湖市、海盐县和海宁市;西接杭州萧山市、宁波绍兴县和上虞市;南岸为宁绍平原,主要是宁波的慈溪市、余姚市、镇海区和北仑区,其中慈溪有着丰富的滩地等湿地资源;东面是舟山市,主要分布岛屿和岛礁等,四面环海,包括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和嵊泗县。杭州湾内的钱塘江、曹娥江和甬江都被认为是世界著名的河口海湾。湾内有大小岛屿 69 个,海岸线长 258.49km,其南岸属于淤涨型海岸,而慈溪靠海岸淤积拥有大量后备土地资源和丰富的湿地资源;北岸除上海外大部分区域则为侵蚀型海岸[70]。本文围绕环杭州湾的 14 个区县市开展研究。

建成区,不同时期,建成区面积,城镇


图 3.2 环杭州湾地区不同时期建成区提取结果图3.3 城镇扩张数量分析3.3.1 城镇扩张面积变化城市的扩张首先反映在建成区面积的变化上,通过分析 1985-2015 年环杭州湾地区各区县市的建成区面积的变化,可以对 30 年间研究区的城市扩张情况有所了解。根据遥感提取结果,分别得出 1985-2015 年 14 个研究区面积,如表 3.2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费潇;;环杭州湾地区空间网络化发展特征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4期

2 ;知难而进 积极服务 促进环杭州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J];浙江国土资源;2003年05期

3 葛传斌;集群 环杭州湾纺织业发展的典型模式[J];今日科技;2004年01期

4 朱李鸣;勾画环杭州湾地区未来宏伟蓝图——环杭州湾地区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简介[J];今日科技;2004年08期

5 胡刚,姚士谋;构建环杭州湾巨型组合城市研究[J];经济地理;2002年02期

6 孙善磊;周锁铨;魏国栓;吉宗伟;陈红梅;;环杭州湾地区城市扩张的遥感动态监测[J];自然资源学报;2008年02期

7 卫新,毛小报,王美青;环杭州湾地区农业区域布局与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5年01期

8 ;《今日科技》2004年总目次(总277-288期)[J];今日科技;2004年12期

9 杨岚,邵正辉,杨凯;湿地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状况[J];林业勘查设计;2002年03期

10 刘刚;邵军;林辉;孙华;;武汉市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郑志光;;推进环杭州湾地区加工用盐配送基地建设初探[A];浙江省盐学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7年

2 曲建国;卫新;毛小报;王美青;黄伟;;环杭州湾产业带农业发展规划[A];浙江省科协学术研究报告——环杭州湾产业带农业发展规划论文集[C];2004年

3 陈添明;盛静波;;环杭州湾地区杭州与宁波投资环境的评价及宁波市对策[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郭程轩;徐颂军;;珠三角基塘湿地景观的梯度变化与生态环境响应——以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f ;杭州湾值得我们去“发现”[N];宁波日报;2007年

2 记者  王国锋 通讯员  何晓玲 张健康;环杭州湾将现森林生态圈[N];浙江日报;2006年

3 李亚彪邋方益波;环杭州湾争打“桥牌”抢滩“桥经济”[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孙吉晶 康庄严;环杭州湾绿色优质农产品博览会举行[N];宁波日报;2012年

5 记者 王瀛波 金涛 ;《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通过中科院专家组评审[N];浙江日报;2003年

6 宗新建;浙江百亿投资勾画环杭州湾森林生态圈[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江南;环杭州湾6大都市区呼之欲出[N];人民日报;2005年

8 记者 张伟达 柴明雄;15年形成环杭州湾六大都市区[N];杭州日报;2005年

9 叶云 浙江记者站 徐文潇;环杭州湾各市向上海世博会靠拢[N];中国旅游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邱曙东 杨健 张斌 通讯员 马燕燕;抓住制造业升级新机遇[N];解放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刚;洪湖市湿地景观演替及碳储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2 任丽燕;湿地景观演化的驱动力、效应及分区管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颖;环杭州湾城镇扩张对湿地景观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2 郭璞璞;基于遥感的环杭州湾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3 方建裕;浙江省环杭州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吴倩;环杭州湾区域制造业集群的竞争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李慧巍;产业集聚对环杭州湾区域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6 李伟;环杭州湾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7 常倩;湿地景观多功能生态设计途径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8 汪立婷;东营市黄河口管理站湿地景观设计探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9 覃雨露;广西来宾市“桂中水城”湿地景观建设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10 肖潇;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樱花洲湿地景观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97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97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3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