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面向土系调查制图的小尺度区域景观分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9 13:07
   土壤系统分类是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的,具有定量规定的土壤分类体系。中国的土壤系统分类已开展了30余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又与国际接轨的土壤系统分类体系。我国土壤系统分类的高级分类单元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且已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检索系统,针对基层分类单元—土系的研究也开展了很多,已建立了土系的划分标准。我国虽已开展了多项基于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调查制图技术的研究,但偏重于高级分类单元,深入到土系的土壤调查方法技术还较少。土系是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基层分类单元,具有聚合土体的概念,与所处的微域景观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土壤调查是一门基于土壤—景观模式的科学,利用土壤—景观模式是开展土壤调查的最基本的方法。对土壤景观进行分类,有助于理解不同的土壤景观单元的构成要素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入把握调查区的土壤与景观之间的分布规律,以便基于土系的土壤调查制图工作的开展。论文以江苏省句容市宁镇丘陵中的一个小尺度样区为例,结合土系特点和景观生态分类理论,探讨了服务于土系调查制图的小尺度区域景观分类的原则:尺度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因子原则、与土系内涵相适应的原则。并建立了包含景观区、景观类、景观亚类和景观相的四级景观分类体系,其中景观相一级是这个分类体系的最基层分类,适用于大比例尺的景观制图,也是大比例尺土系调查制图的参照单元。针对研究区特点,还探讨了建立该景观分类体系景观因子选取的原则,本研究选取了小尺度区域内与土系密切相关的三个指标作为景观因子,分别是地形因子、成土母质、土地利用方式。以该景观分类系统为依据对研究区的景观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借助3S技术制作了1:25,000的景观分类图。在景观分类体系和景观分类图的指导下,对研究区开展了土系调查,共建立了11个土系。通过分析各土系与其所处景观类型(景观相)的关系,对建立的面向土系调查制图的小尺度区域景观分类体系进行了验证,并提出了在运用该分类体系时应当把握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和认识:(1)所建立的景观分类体系的景观相一级,综合选取了小区域内与土系分布密切相关的微地形、母质、土地利用方式或植被信息作为景观因子,对研究区内土系分布和属性能起到一定指示作用,可以为面向土系的调查制图提供依据,如样点位置与数量的确定、土系边界的划定等。这一景观分类体系也可作为建立土系—景观模型的框架来使用。(2)不同地形下对土壤发生和土系分布起主要控制和指示作用的景观因子不同,如本研究区丘陵地形主导景观因子是微地形,低岗地是母质和植被,塄冲田则是微地形以及与之关联的水文特征,景观相综合了小尺度范围内与土壤密切相关的景观信息,可系统反映土系分布的景观特征,运用景观相开展土系调查制图时还要注意把握起主导作用的景观因子。(3)开展土系的调查制图,应以对调查区景观系统和全面的认识为基础。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把握调查区的景观,宏观上为土壤调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微观上为研究土系的分布规律、土系和景观的关系奠定基础。景观得到系统的认识,对土系调查制图的效率和精度都会有帮助。研究景观与研究土系是相互促进的,在研究和探讨的过程中对两者的特点及关系都会加深理解,最终在土系—景观模式上达成一致、完成统一,使土系与其景观成为一个整体,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土系调查制图方面的研究。(4)研究土系与景观的关系,实质是研究土系的特征土层及其组合与景观的关系。分析土系与景观的关系时,应多从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或者具有显著特点的特征土层入手。
【学位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S159.2;P9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琳;朱阿兴;秦承志;李宝林;裴韬;邱维理;徐志刚;;基于典型点的目的性采样设计方法及其在土壤制图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3期



本文编号:2815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815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5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