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山十二度水自然保护区凋落物及土壤层真菌群落动态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S71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南岭地区自然条件概况
1.1.1 杨东山十二度水自然保护区地质形态及土壤特征
1.1.2 杨东山十二度水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
1.2 土壤微生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2.1 改良土壤及促进植物营养循环
1.2.2 预防并抑制病原菌
1.2.3 指示作用
1.2.4 预防森林火灾
1.2.5 环境修复及净化作用
1.2.6 农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
1.3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因素
1.3.1 森林植被
1.3.2 林龄
1.3.3 林分结构
1.3.4 土壤类型
1.3.5 水分温度
1.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1.4.1 以生化技术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1.4.2 以分子技术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1.5 森林凋落物层微生物研究进展
1.6 科学问题的提出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杨东山十二度水自然保护区土壤真菌DNA的提取纯化方法研究
2.1 前言
2.2 样品的采集
2.3 研究的方法
2.3.1 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及纯化
2.3.2 PCR扩增及电泳检测
2.3.3 扩增片段的纯化回收
2.4 结果与分析
2.4.1 DNA颜色及量的比较
2.4.2 电泳检测结果
2.4.3 PCR扩增结果分析
2.5 讨论
第三章 杨东山十二度水自然保护区凋落物层真菌多样性研究
3.1 前言
3.2 样品的采集
3.3 研究方法
3.3.1 样品总DNA的提取及纯化
3.3.2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及纯化回收
3.3.3 克隆测序
3.3.4 系统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各样地凋落物层真菌的PCR扩增及克隆结果
3.4.2 凋落物层主要真菌类群组成和分布
3.4.3 2008-2011年 1-4 号样地凋落物层真菌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
3.4.4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比较
3.4.5 腐生真菌与病原真菌变化分析
3.4.6 优势种群的变化分析
3.4.7 菌根真菌作用及变化分析
3.5 讨论
3.5.1 凋落物层真菌种类多样性变化规律
3.5.2 腐生真菌与病原真菌变化分析
3.5.3 优势种群的变化分析
3.5.4 菌根真菌作用及变化分析
第四章 杨东山十二度水自然保护区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4.1 前言
4.2 样品的采集
4.3 研究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土壤真菌主要类群组成和分布
4.4.2 土壤真菌种群优势度分析
4.4.3 2008年5号样地土壤层与凋落物层真菌多样性比较分析
4.5 讨论
第五章 总结
5.1 主要结论
5.2 讨论及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明章,于丹,郭继勋;凋落物层对东北羊草草原微环境的影响[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3年05期
2 李雪峰;韩士杰;胡艳玲;赵玉涛;;长白山次生针阔混交林叶凋落物中有机物分解与碳、氮和磷释放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02期
3 万猛;田大伦;樊巍;;豫东平原杨-农复合系统凋落物的数量、组成及其动态[J];生态学报;2009年05期
4 马红亮;刘维丽;高人;杨玉盛;孙杰;;凋落物与单宁酸对森林土壤无机氮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1期
5 涂玉;尤业明;孙建新;;油松-辽东栎混交林地表凋落物与氮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其活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09期
6 崔洋;汪思龙;于小军;颜绍馗;;森林土壤动物对凋落物早期分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2年11期
7 汪思龙,陈楚莹;凋落物对土壤酸化的缓冲及其对根系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1992年04期
8 彭耀强;薛立;曹鹤;任向荣;梁丽丽;;三种阔叶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J];水土保持学报;2006年05期
9 王清奎;汪思龙;于小军;张剑;刘燕新;;杉木与阔叶树叶凋落物混合分解对土壤活性有机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6期
10 孙志虎;牟长城;张彦东;;地统计学方法在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现存量估测中的应用[J];生物数学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光升;华西雨屏区几种植被恢复模式凋落物的生态功能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2 王春阳;黄土高原生态重建中植物凋落物碳氮在土壤中转化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姚健;喀斯特人工林凋落物特性及对土壤生态功能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王静;凋落物对典型草原植被及土壤水分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5 潘辉;三种相思树人工林凋落物养分归还功能及碳平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6 肖以华;冰雪灾害导致的凋落物对亚热带森林土壤碳氮及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7 王意锟;不同杨树—农作物复合经营模式下凋落物分解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程煜;中亚热带木荷马尾松林恢复过程的群落及凋落物特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9 易志军;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中林木生长、养分平衡与地力维护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婧;紫金山栓皮栎林凋落物特性及其对土壤性状的作用[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2 李超;杨东山十二度水自然保护区凋落物及土壤层真菌群落动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3 王庆玲;黔中地区几种喀斯特次生林凋落物生态功能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4 郭伟;川西亚高山植物层次调控对凋落物凋落与分解动态及苔藓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尚华;京西百花山区9种植物群落凋落物对土壤环境影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6 韩雨;巨桉与台湾桤木凋落物混合分解过程中微生物动态[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7 涂玉;油松—辽东栎混交林地表凋落物和氮添加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钱正敏;茂兰喀斯特森林凋落物动态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9 严海元;缙云山马尾松林凋落物的微生物分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杨敏;荒漠区优势木本植物凋落物特性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76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876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