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密云水源涵养林造林措施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23:47
   本研究以北京密云水库地区新造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该地区在水源涵养林幼林栽植过程中栽植技术措施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现有造林措施对林地水源涵养功能的作用大小,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分析现有措施体系的不足并加以补充,以期通过本研究为密云地区水源涵养林营造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有无造林措施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对比实验发现,现有造林措施对于改善林地土壤容重、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效果表现为不明显,但对林地非毛管孔隙和毛管孔隙则有一定影响效果。受到造林措施影响后的土壤孔隙度变化量与土壤容重、机械组成变化量之间没有相关性。 (2)通过对比有无造林措施林地养分情况发现,现有造林措施对于改善林地全N、速效K有显著影响效果,对于全P、速效P、全K的影响效果不显著。分析受造林措施影响后的全N、速效K变化量与相对变化量与其他养分元素变化量与相对变化量的相关性发现:全N与有机质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速效K与速效P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3)现有造林措施对于改善林地土壤持、蓄水性能有显著影响,在增加土壤水分有效性方面有一定效果,同时能够良好的改善土壤水分入渗能力。 (4)通过分析土壤物理因子、养分因子与林地持、蓄水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土壤物理因子的改变能够明显影响土壤持、蓄水能力,而养分因子的改变只能间接改善土壤持、蓄水能力。 (5)根据实地调查与研究,针对现有部分立地条件特变困难的栽植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增设防风障、树盘覆盖、植物体施肥、设置集水设施和埋设蓄水渗膜袋,用以帮助水源林幼木更好地生长。
【学位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S714
【部分图文】:

造林措施,土壤容重,土层


图.4一2造林措施对不同土层土壤容重的影响Fig.4一2Afforestationmeasuresonthedifferentlayersof5011bulkdensity通过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发现有造林措施林地土壤容重与无造林施土壤容重在95%的置信区间内差异性不显著(P>0.05),因此可以说明造林措施改善土壤容重方面效果不明显。一般来说,土壤熟化过程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完成,经过造林措施改善后的土壤历时较短,如要观测到明显效果还需要今后进步的调查研究。表一1有无造林措施土壤容重方差分析Tab.4一15011bulkdensitywithorwithoutafforestationmeasuresanalysisofvarianee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值显著性土壤容重组间.009组内.2790091.188007总量.28839

造林措施,坡位,土壤,毛管孔隙


土层毛管孔隙度平均变化量(8.75%)较10cm一20cm土层毛管孔隙度平均变化量(9.60%)要小。通过方差分析发现,有造林措施和无造林措施林地毛管孔隙差异性显著(P=0.046<0.05),非毛管孔隙度差异性显著(P二0.041<0.05),可见造林措施在改善林地孔隙度方面有相对明显的效果。幼林林地在受到人为措施影响后,表层土壤非毛管孔隙和下层土壤毛管孔隙的变化量相对较大,这一结果与庞学勇等人研究结果一致;林地在土壤渗透性能和贮水性能方面均较原来有所提高,表层土壤渗透能力和下层土壤贮水能力提高较为明显。这种结果有可能是由于地膜和保水剂的综合作用所导致,而这一土壤环境的改变会使得植物根系更具有向下穿插的效果,利于植物的生长,同时也提高了林地的水源涵养功育旨。毛管孔隙与非毛管孔隙之比能反映土壤孔隙度的搭配情况,是反映土壤孔隙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从表4一4中可以看出,使用造林技术措施后,ocm一10cm、10cm一20cm土层毛管孔隙与非毛管孔隙之比分别较原来增加了0.29%、0.36%。由此可见,造林技术措施对于林地土壤透水性、通气性和持水性的综合调配能力有所影响。

造林措施,土壤,坡度


ha︶咧如如之0~10em10~20em图.4一6不同土壤层有无造林措施全N含量Fig.4一 6Afforestationmeasuresindiffereni5011layerswithorwithouttotalNeontent为进一步研究造林措施对林地全N含量的影响效果,对有无造林措施土壤全N进行差异性分析(表4一7)。分析结果表明:在dfl=l,d几=24的条件下F0.05(1,24)=4.26<F=6.682,故P<0.05。这说明造林措施技术对林地土壤全N含量有较明显的影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云东;李思广;杨忠元;李明;周静永;;土壤化学性质对思茅松人工幼林生长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张建国,王世绩,刘雅荣,冷国友,周树理;粉煤灰复田立地覆土、压青造林[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3 王国胜,洪惜英,王礼先;密云水库上游油松等林分调节水分效应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4 李雪转;樊贵盛;;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入渗能力及参数影响的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5 龙应忠,童方平,吴际友,胡蝶梦,余格非,艾文胜,周劲松;湿地松、火炬松造林密度与整地措施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1996年12期

6 李根柱,庄周,韩海荣;蓄水保墒抗旱造林技术的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2004年06期

7 李根柱;提高浅山丘陵区造林成活率的几种方法[J];林业科技;2002年01期

8 解文艳,樊贵盛;土壤质地对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9 彭明俊,郎南军,温绍龙,郭永清,江期川,杨旭,郑科,郭玉红,张立新;金沙江流域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年06期

10 李根柱,韩海荣,张增志;使用新材料蓄水渗膜造林试验研究初报[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瑞吉;麦茬复种饲料油菜耕层土壤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2 马晓刚;缙云山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土壤入渗性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郭丽;重度盐碱土改良剂配方及改良效果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4 王艳杰;京郊保护地土壤氮素矿化过程[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79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879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9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