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北部戈壁地区新月形沙丘移动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4 00:51
戈壁区新月形沙丘的移动性和形态不稳定性较强,其快速活动对当地生态环境、绿洲农田、道路工矿设施等产生巨大的威胁,沙区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防风固沙工程建设等方面均需要掌握其形成、运动的规律。阿拉善北部的黑戈壁地区,地表平坦广阔,植被稀疏低矮,砾质床面上零星分布一些低矮的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是研究戈壁区新月形沙丘形成演化的良好观测场。本文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沙丘形态和位置变化,并采集沙丘表层沉积物测定其粒度组成与变化特征,对沙丘移动特征、形态变化特征和表层沉积物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阿拉善北部戈壁区高3~7m的新月形沙丘年平均移速为22.35~26.3m/a,按脊线计算为21.44~51.96m/a,高度越高的沙丘移动速度越慢,沙丘在风季的移动量占全年的一半以上。在不饱和风沙流的长期作用下沙丘处于逆向演变过程。(2)沙丘高度与迎风坡长、左右翼长和宽度呈线性关系,与表面积和体积呈幂函数关系。一次ENE风向的大风对沙丘的扰动表现为形态的变化,最大风蚀深度0.7m,沙脊线向迎风坡偏移,偏移量与沙丘高度呈对数关系,体积明显减小,减小量占原体积的比与高度呈对数关系。(3)...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位置示意图
研究区地表情况
4 月 15 日、2017 年 5 月 20 日和 21 日、2017 年 12 月 28 日,并在 2016 年7 月 6 日、2017 年 4 月 15 日、5 月 21 日和 12 月 28 日形态扫描的同时采集了粒度测定样品,2017 年 5 月 20 日沙丘形态扫描还未完成时,由 N(后由转至 ENE 方向)方向而来的强沙尘过程已经来袭,故未获取该次时的粒度样品。该次大风过程发生于 2017 年 5 月 20 日 20 时~21 日 3 时,持续 7h,风向为 ENE,与当地主导风向相反,10m 高度处的平均风速为 14.07m/s,最大风速为 24.89m/s。3.1 研究对象的选取在研究区内选取 7 个高 3~7m,受周围环境干扰较小、形态较为典型的新月形沙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区为戈壁地区,地表无明显起伏、较为平坦,但仍存在 1~2°的自然坡度。由于沙丘跨度较大,沙丘南北两侧地表高程差有时可达 1m 以上,故特规定沙丘高度为丘顶至背风坡坡脚的垂直距离。
本文编号:2896745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位置示意图
研究区地表情况
4 月 15 日、2017 年 5 月 20 日和 21 日、2017 年 12 月 28 日,并在 2016 年7 月 6 日、2017 年 4 月 15 日、5 月 21 日和 12 月 28 日形态扫描的同时采集了粒度测定样品,2017 年 5 月 20 日沙丘形态扫描还未完成时,由 N(后由转至 ENE 方向)方向而来的强沙尘过程已经来袭,故未获取该次时的粒度样品。该次大风过程发生于 2017 年 5 月 20 日 20 时~21 日 3 时,持续 7h,风向为 ENE,与当地主导风向相反,10m 高度处的平均风速为 14.07m/s,最大风速为 24.89m/s。3.1 研究对象的选取在研究区内选取 7 个高 3~7m,受周围环境干扰较小、形态较为典型的新月形沙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区为戈壁地区,地表无明显起伏、较为平坦,但仍存在 1~2°的自然坡度。由于沙丘跨度较大,沙丘南北两侧地表高程差有时可达 1m 以上,故特规定沙丘高度为丘顶至背风坡坡脚的垂直距离。
本文编号:2896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896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