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利用阔叶树种枯落叶防治针叶林地土壤酶活性极化的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3 19:49
  人工林面积不断的扩大,且大多经营模式为单一树种多代连载,由此引发的林木生长发育不良、生产力下降、土壤极化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陕北半干旱风沙区(靖边)、半湿润黄土丘陵区(黄陵)和渭北半湿润残塬沟壑区(淳化)内典型的针叶纯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区域内林地土壤与不同阔叶树种枯落叶进行室内混合培养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上述三个地区内利用不同阔叶树种枯落叶分解对针叶林地土壤酶活性的综合改善效应,为指导当地的森林经营管理,快速确定引入混交树种进行纯林改造、防治森林土壤退化或极化提供理论依据。所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与原林地土壤的对比,混入针叶树种枯落叶后,土壤酶活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极化,每个林地都有部分土壤酶活性发生了负向极化。(2)在陕北半干旱风沙区(靖边),紫穗槐、沙棘及旱柳等3种阔叶树种可以增加油松林地的土壤酶活性,且影响效果为紫穗槐>沙棘>旱柳;沙棘和杨树枯落叶可以增加樟子松林地的土壤酶活性,且影响效果为沙棘>杨树。(3)在陕北半湿润黄土丘陵区(黄陵),辽东栎、杨树、桦树和刺槐等4个阔叶树种枯落叶分解对油松林地和侧柏林地...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关于人工纯林土壤极化的研究进展
        1.2.2 关于森林枯落叶的研究
        1.2.3 关于土壤酶的研究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2.2 室内培养与风干
        2.2.3 测定方法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林地土壤酶活性比较及极化趋势分析
    3.1 同一地区不同树种纯林土壤酶活性比较
    3.2 不同地区相同树种纯林土壤酶活性比较
    3.3 纯林地土壤酶活性极化趋势的判断
    3.4 小结
第四章 陕北半干旱风沙区不同阔叶树种枯落叶对针叶林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1 不同阔叶树种枯落叶对针叶林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规律
        4.1.1 对樟子松林地的影响
        4.1.2 对油松林地的影响
    4.2 不同阔叶树种枯落叶对针叶林地土壤酶活性影响效应的综合评价
        4.2.1 对油松林地土壤酶活性影响效应的评价
        4.2.2 对樟子松林地土壤酶活性影响效应的评价
    4.3 小结
第五章 陕北半湿润黄土丘陵区不同阔叶树种枯落叶对针叶林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1 不同阔叶树种枯落叶对针叶林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规律
        5.1.1 对油松林地的影响
        5.1.2 对落叶松林地的影响
        5.1.3 对侧柏林地的影响
    5.2 不同阔叶树种枯落叶对针叶林地土壤酶活性影响效应综合评价
        5.2.1 对油松林地土壤酶活性影响效应的评价
        5.2.2 对落叶松林地土壤酶活性影响效应的评价
        5.2.3 对侧柏林地土壤酶活性影响效应的评价
    5.3 小结
第六章 渭北半湿润残塬沟壑区不同阔叶树种枯落叶对针叶林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6.1 不同阔叶树种枯落叶对针叶林地土壤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规律
        6.1.1 对油松林地的影响
        6.1.2 侧柏林地
    6.2 不同阔叶树种枯落叶对针叶林地土壤酶活性影响效应综合评价
        6.2.1 对油松林地土壤酶活性影响效应的评价
        6.2.2 对侧柏林地土壤酶活性影响效应的评价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壤质量评价的生物指标及其相关性研究进展[J]. 孙云云,赵兰坡.  中国农学通报. 2010(05)
[2]土壤中脲酶和磷酸酶对百草枯的响应[J]. 刘娜,唐保宏,张美香,黄亮.  安徽农业科学. 2009(22)
[3]Cu Cd Pb Zn对酸性耕作土壤3种酶活性的影响[J]. 王涵,王果,林清强,陈惠娜,罗蕾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07)
[4]陕北半湿润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林土壤生物学特征研究[J]. 刘卓玛姐,刘增文,冯顺煜,段而军.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02)
[5]森林凋落物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 郭伟,张健,黄玉梅,刘旭,王伟,薛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4)
[6]关于桦南县七峰林场枯枝落叶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调查初探[J]. 相来福,刘国军.  科技信息. 2008(35)
[7]北京山区人工林枯枝落叶层养分动态分析[J]. 王周绪,于宁楼,刘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06)
[8]土壤磷酸酶活性及其与有机磷组分的相关性[J]. 耿玉清,白翠霞,赵广亮,余新晓,姚永刚,秦永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S2)
[9]六价铬对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J]. 蔡少华,和文祥,呼蕾,闫晋晋.  西北农业学报. 2008(05)
[10]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系列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J]. 余彬彬,金则新,李钧敏.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05)



本文编号:2955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955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0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