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生态干扰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31 22:56
  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空间载体,土地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最根本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纽带。近年来,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人口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需求与供给减少之间日益增长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不但制约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并且对生态景观产生很大的影响,一系列的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问题纷纷涌现。从景观生态学的方面来说,由于地区的不合理利用使系统内各个要素都受到了干扰,伴随着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系统破坏、交通拥堵、城市热岛效应、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等问题,离开区域景观生态功能,经济社会功能减弱。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中空间分析与生态功能分析的结合,重点是景观结构对生态过程的影响,其核心研究问题为:生态过程受到空间格局及其变化什么样的影响,生态系统又受到人类活动什么样的影响等。长三角地区的快速发展暴露了 土地利用管理的缺陷,反映出原有土地利用规划存在不合理因素。利用RS获取实时的空间地理数据,加上GIS强大的空间信息处理和分析功能,以共享边界和连接度为切入点,分析长三角地区由于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景观结构和功能产生的干扰破坏,然后基于景观类型、景观结构、景观功能3个指...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生态干扰效应研究


图2-1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示意图??Figure?2-1?The?Geographic?Location?of?Yangtze?River?Delta??

土地利用图,土地利用类型,矢量数据,中国行政区划


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生态干扰效应研宄???矢量数据预处理??用软件ArcGIS9.3对土地利用矢量数据进行合并、地理配准、投影变换等操作后,??据中国行政区划图中的长三角行政边界图进行裁剪、然后将土地利用图按照相同??(主要指属于CAS分类系统(表2-1)中的同一级类型的二级地类)合并,形成??、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六种土地利用类型。经过相同地类??并操作后的长三角土地利用类型图如下所示:??

土地利用类型,三角,边界,面积


的增加(约130%),低于其面积减少(约173%);用地边界长度的增加幅度(约??25%)仅为其面积增加幅度的1/6?(约155%);区域土地景观边界总长度在30年间??增加约1.5万km,增长了约9%?(图4-2),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总体景观格局??破碎程度增大。??150?r??200?r??(a)?(b)?r ̄??i?150?■?n?n?iioo?-??|?100?-?犮??^?^?so?-??^?50?-?^?'??1?g?n?^??^?n?%??0? ̄I? ̄I?i?i?czi?i? ̄?i? ̄?i? ̄? ̄? ̄i?郑??W?林草水?建未?g?0?^?1?^?1?u?1?,?1?J?1?+?1??w?地地地域设利?^???杏建幸??-so?L?a?m?地?诎?地?域?谩?刹??±1?±?s?5??地?-50?L?地土??地??土地利用类型??图4-1?1985-2015年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a)及其边界长度(b)的变化??Figure?4-1?Change?of?land?use?area?(a)?and?TE?(b)?in?the?Yangtze?River?Delta?from?1985?to?2015??由表4-1可知,耕地在所有地类中占有绝对的优势,是“基质”性地类。1985年,??除未利用土地外,其他地类主要与耕地相邻,SEL最长的前两种为耕地-建设用地、??耕地-林地,其边界长度分别为86377?km、26982?km;未利用土地与其他各地类的共??享边界最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地整理对项目区生境景观连接度的影响[J]. 欧维新,李海丹.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2]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武汉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J]. 张宗耀,董捷,闫旭亮.  湖北农业科学. 2015(13)
[3]基于SWAT模型的昌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J]. 刘瑶,江辉,方玉杰,王静岚,闫喜凤.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06)
[4]基于景观连接度的盐城滨海湿地丹顶鹤生境斑块重要性评价[J]. 欧维新,袁薇锦.  资源科学. 2015(04)
[5]2000~2010年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研究[J]. 徐娜,罗菊花,马荣华,贾建华,陈远,周贤锋.  第四纪研究. 2014(04)
[6]基于元胞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J]. 李红波,张慧,赵俊三,袁磊.  中国土地科学. 2014(06)
[7]贵州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对土壤有机碳及其周转速率的影响[J]. 张文娟,廖洪凯,龙健,李娟,刘灵飞.  生态学杂志. 2014(05)
[8]景观连通性理论在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与优化方法中的应用[J]. 焦胜,李振民,高青,周恺,魏春雨,何韶瑶.  地理研究. 2013(04)
[9]基于景观连接度的森林景观恢复研究——以巩义市为例[J]. 陈杰,梁国付,丁圣彦.  生态学报. 2012(12)
[10]祁连山东段高寒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状的影响[J]. 赵锦梅,张德罡,刘长仲,徐长林.  生态学报. 2012(02)

博士论文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洪灾孕灾环境的影响研究[D]. 李衡.南京大学 2012
[2]区域LUCC的景观生态效应研究[D]. 彭保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长江三角洲2000-2010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研究[D]. 徐娜.西安科技大学 2014
[2]济南长清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D]. 朱英红.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缙云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氮组分的影响[D]. 祝滔.西南大学 2013
[4]长江三角洲地区景观格局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 曹兆宣.南京农业大学 2008
[5]局地土地利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D]. 史志民.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11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011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d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