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陕西省栎林土壤固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19 08:47
  本文采用空间代时间序列的方法,以陕西省不同地区不同林龄阶段的栎林为研究对象(陕北主要为辽东栎、麻栎;关中主要为栓皮栎、锐齿栎及辽东栎;陕南主要为栓皮栎、麻栎),研究了栎林林地土壤有机碳碳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研究内容:一是陕西省不同地区不同林龄阶段的栎林林地土壤固碳现状对比,二是分析影响栎林林地土壤固碳的因素。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不同地区栎林林地随林龄阶段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变化趋势不一致。陕北地区栎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幼龄阶段开始增加,其值为11.01g kg-1,近熟阶段最高,值为13.24g kg-1,过熟阶段最低,值为10.50g kg-1;关中地区栎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幼龄时最高,值为13.98g kg-1,在中龄阶段减少为10.49g kg-1,随后有机碳含量开始增加,在过熟阶段为12.34g kg-1;陕南地区栎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在中龄阶段值最高为10.34g kg-1,过熟含量降低至7.82g kg-1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陕西省栎林土壤固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陕西省不同地区栎林土壤有机碳含量

栎林,有机碳含量,林龄,陕西


注:图中小写字母表示相同林龄阶段不同土层之间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性水平(P<0.05);大写字母表示相同土层不同林龄阶段之间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性水平(P<0.05)陕西省不同地区栎林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随林龄增加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图 3-2)陕北地区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随林龄增加,呈抛物线式变化,先增加后减少,其方程表示为 y = -0.595x2+ 3.5688x + 7.7618,R2= 0.8797。陕北地区栎林的生长过程中,土壤平均有机碳变化范围在 11.01-13.24 g·kg-1,其中,幼龄与过熟阶段栎林林地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最小,分别为 11.01g·kg-1、10.50 g·kg-1,近熟阶段,林地平均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大,为 13.24 g·kg-1;关中地区栎林林地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随林龄增加变化趋势与陕北地区的相反,其方程表示为 y = 0.4282x2- 2.7948x + 15.806,R2= 0.4688。关中地区栎林生长过程中,林地平均有机碳含量在幼龄时最高,为 13.98 g·kg-1,中龄阶段含量最低,仅为 10.49 g·kg-1,近熟到成熟阶段,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维持在 11.52-12.3g·kg-1;陕南地区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随林龄增加,呈半抛物线减少,其二次多项式方程表示为 y = -0.31x2+ 1.474x + 8.824,R2=0.4044。在该区土壤平均有机碳波动在7.82-11.36 g·kg-1。

林龄,土层,有机碳含量,栎林


在对不同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林龄变化分土层进行分析发现,陕北地区及关中地区不同土层随林龄变化趋势与 0-100cm 土层平均有机碳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分别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先减少后增加(图 3-3、3-4),其中关中地区 0-10cm、10-20cm 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林龄之间耦合程度较弱,R2值分别为 0.3092、0.1623;陕南地区不同土层随林龄变化与 0-100cm 土层平均有机碳含量变化除 0-10cm 土层随林龄的增加变化不同外,其他土层的变化趋势则与之相似,随林龄增加半抛物线减少,陕南地区 0-1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林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图 3-5),在幼龄阶段其值为 17.7 g·kg-1,近熟最大,值为 20.3 g·kg-1,过熟阶段减少为 17.4 g·kg-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祁连山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库及分解特征研究[J]. 朱凌宇,潘剑君,张威.  环境科学. 2013(02)
[2]黄土丘陵区铁杆蒿群落表层土壤有机碳动态及其影响因子[J]. 王琼芳,陈云明,刘小梅,崔静,艾泽民.  草业科学. 2013(01)
[3]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柠条林土壤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崔静,陈云明,黄佳健,王琼芳,姚志杰,张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09)
[4]紫金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的碳氮分布特征[J]. 朱红霞,王艳玲,张耀鸿,周晓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5]中亚热带4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氮贮量及分布特征[J]. 路翔,项文化,刘聪.  水土保持学报. 2012(03)
[6]伊犁山地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的分布[J]. 孙慧兰,李卫红,杨余辉,杨玉海.  地理科学. 2012(05)
[7]黔中喀斯特地区3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垂直分布特征[J]. 丁访军,潘忠松,周凤娇,吴鹏.  水土保持学报. 2012(01)
[8]井冈山两种典型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J]. 郭建明,郑博福,胡理乐,林伟.  生态环境学报. 2011(12)
[9]香溪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因素的空间相关性分析[J]. 史婷婷,陈植华,王宁涛,金晓文.  中国岩溶. 2011(04)
[10]格氏栲天然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刘金福,苏松锦,何中声,洪伟,吴彩婷,董金相,黎丽珍.  山地学报. 2011(06)



本文编号:3040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040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1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