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新疆艾比湖流域抛物线沙丘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3 18:08
  抛物线形沙丘主要分布于水分、植被条件较好的半干旱、半湿润的沙质草原环境,以及沙质海岸、湖岸和干旱沙漠边缘。本文通过对艾比湖流域分布的抛物线沙丘表层5cm沉积物样品粒度特征分析,结合研究区植被、风动力等条件初步获取抛物线沙丘表面沉积物粒度特征。(1)对艾比湖流域抛物线沙丘表层220个沉积物样品粒度粒径分析表明:粒径分布在0.399μm~2116.54μm之间,存在>2000μm的颗粒,主要以细砂(26.902%)、中砂(22.346%)、粗砂(18.434%)、极细砂(11.628%)、极粗砂(11.541%)五个粒级为主,粒组以砂为主。沉积物平均粒径分布在-0.223~7.244Ф(6.595~1166.757μm),平均粒径均值为1.853Ф,属于中砂范围。分选系数均值为1.372Ф,属于分选较差。偏态值范围从负偏到极正偏都存在,均值为0.192Ф为正偏。峰态值有宽有窄,均值为1.147Ф属于窄峰态。(2)抛物线沙丘表层不同地貌部位粒度特征分析表明:不同地貌部位沉积物样品的粒级组成仍集中分布在极细砂、细砂和中砂、粗砂、极粗砂五个粒级段上,各部位沉积物的组成都以砂为主。粒级粒径含... 

【文章来源】:新疆师范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疆艾比湖流域抛物线沙丘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研究


研究区位置图

范围图,采样区


精河出发针对艾比湖流域抛物线沙丘的典型发育区(图 3-1)进行了两次野外实地调查和采样工作。样品采集按照两翼(L、R)、两翼中部(L、R)、迎风坡坡脚、坡中、坡顶、背风坡坡中、坡脚、两翼间地、丘间地(上风向两个,下风向两个)的顺序,采集了每个沙丘的表面沉积物质。每个沙丘采集 15 个样品共获得表面沉积样品 330 个。

艾比湖,流域,采样点,梭梭


图 3-2 艾比湖流域抛物线沙丘采样点分布示意选择典型的抛物线沙丘进行了样方调查详细记录植被信息(包括种类、数量、冠幅等生态特征),调查位置包括沙丘的两翼间地、迎风坡、两翼角、丘顶及背风坡,单个样方面积 100 ㎡,每个部位实测 12 个样方,样本数总计 60 个。获得研究区抛物线沙丘不同地貌部位的梭梭群落覆盖度、梭梭植株高度及冠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艾比湖主要补给河流下游河岸带土壤盐分特征[J]. 王勇辉,马蓓,海米提·依米提.  干旱区研究. 2013(02)
[2]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克隆植物群落空间格局及其对水盐胁迫的响应[J]. 李尝君,吕光辉,贡璐,张海峰,刘晓星.  干旱区研究. 2013(01)
[3]艾比湖地区南北典型断面的土壤粒度特征[J]. 常轶深,钱亦兵,王忠臣,马玉娥,杨林.  干旱区地理. 2012(06)
[4]库布齐沙漠南缘抛物线形沙丘表面粒度特征[J]. 吴霞,哈斯,杜会石,杨一,张萍,乌格特茉勒.  沉积学报. 2012(05)
[5]抛物线形沙丘与油蒿灌丛之间的动态关系[J]. 张萍,哈斯,杜会石,吴霞,杨一.  科学通报. 2011(35)
[6]艾比湖地区土地沙漠化遥感动态监测[J]. 樊亚辉,塔西甫拉提·特依拜,王宏,谢霞.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07)
[7]艾比湖地区主要荒漠植被防风固沙功能研究[J]. 陆亦农,于瑞德,于洋.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8]主分量法在艾比湖地区土地沙漠化驱动机制上的应用[J]. 邱冬梅,刘志辉,麻旭辉,乔鹏,袁林.  新疆农业科学. 2010(09)
[9]新疆艾比湖周边柽柳沙堆的粒度特征[J]. 李万娟,李志忠,武胜利,孙浩捷,刘金伟,凌智勇,曹相东,王少朴.  干旱区地理. 2010(04)
[10]抛物线形沙丘的形态与演变的研究进展[J]. 闫娜,哈斯,刘怀泉,李双全.  中国沙漠. 2010(04)

博士论文
[1]新疆艾比湖流域平原区景观生态安全研究[D]. 李新琪.华东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新疆艾比湖周边典型梭梭沙堆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研究[D]. 陆霞.新疆师范大学 2011
[2]新疆艾比湖流域植物资源研究及其保护[D]. 段小兵.新疆大学 2011
[3]基于RTK的艾比湖周边植被空间格局的研究[D]. 苗荣.新疆师范大学 2010
[4]艾比湖地区沙漠化驱动机制研究[D]. 麻旭辉.新疆大学 2009
[5]基于DEM的伊犁塔克尔莫乎尔沙漠抛物线沙丘形态及其成因研究[D]. 曾雅娟.新疆师范大学 2008
[6]艾比湖流域土壤理化性质现状分析及成因研究[D]. 王勇辉.新疆师范大学 2007
[7]基于RS和GIS的艾比湖流域土壤盐渍化研究[D]. 郭振华.长安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80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080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d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