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的影响研究 ——以洛川塬面耕地和苹果园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03 01:47
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洛川塬面典型耕地和苹果园为例,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考察与典型剖面采样、结合土壤微形态方法及理化性质实验分析,系统研究了洛川塬面耕地及持续利用20~60年苹果园的土壤组成成分、土壤性质与土壤微形态特征,探讨了耕地转变为苹果园以及苹果园持续利用对土壤功能和土壤质量的演变规律,揭示了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土地利用时间变化与土壤组成、结构、性质与功能演变的耦合关系,为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获得以下结论与结果:(1)耕地转变为苹果园后,土壤剖面构型由典型耕地土壤剖面构型(Ap/(Ap1-Ap2)-Bc-A-Ck-C)转变为典型苹果园土壤剖面构型(AB-Bc-A-Ck-C)。(2)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显著,不同土层深度和不同利用年限变化趋势不同。耕地转变为苹果园后,在0-20cm 土层中,土壤粘粒含量、容重、含水量显著升高,土壤总孔隙度、磁化率、CaCO3含量显著降低;在20-40cm 土层中,总孔隙度显著升高;土壤容重、磁化率、pH显著降低;在40-60cm 土层中,土壤容重、磁化率显著降低;在60-80cm 土...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2技术路线图与工作流程??Fig.?1-2?The?technology?roadmap?and?the?working??
土壤所处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气候因素、母质因素、地形因素)和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土壤特征的主导因素。为了保证研究样本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选择??黄土高原的洛川塬区的典型土壤剖面(图2-1),选取的研宄剖面符合下列条件:??26??
川源塬面区选择12个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剖面作为研究剖面(表2-2),同时选择8??个参比剖面。同一样地剖面之间距离为50-100m,所有剖面均位于果园或耕地的??腹地(图2-2),利用GPS进行采样点的定位。??表2-2典型研宄剖面一览表??Tab.?2-2?Typical?study?profile?site??研究剖面?位置?海拔/m?土地利用类型利用年限?村名?参比剖面??NTS|?35°47'19.6〃N,?^?典型耕地?洛川县永?D??109°30,42.2"E?1]7?玉米、大豆?>1〇(^?乡阿寺村?E??35°40'56"N,?苹果园?洛川县永?I????109°23-13.9"E?(富士苹果)?乡阿寺村?J??AOS4?35°42-57.4"N(?苹果园(富士、?N??109°25,29.3"E?嘎啦等)?3?村?〇??35。47'37.0'礼?苹果园(国光、?洛川县永?S??A〇s*?109°30'59_7"E?黄元帅等)?乡阿寺村?T??28??
本文编号:3116370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2技术路线图与工作流程??Fig.?1-2?The?technology?roadmap?and?the?working??
土壤所处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气候因素、母质因素、地形因素)和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土壤特征的主导因素。为了保证研究样本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选择??黄土高原的洛川塬区的典型土壤剖面(图2-1),选取的研宄剖面符合下列条件:??26??
川源塬面区选择12个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剖面作为研究剖面(表2-2),同时选择8??个参比剖面。同一样地剖面之间距离为50-100m,所有剖面均位于果园或耕地的??腹地(图2-2),利用GPS进行采样点的定位。??表2-2典型研宄剖面一览表??Tab.?2-2?Typical?study?profile?site??研究剖面?位置?海拔/m?土地利用类型利用年限?村名?参比剖面??NTS|?35°47'19.6〃N,?^?典型耕地?洛川县永?D??109°30,42.2"E?1]7?玉米、大豆?>1〇(^?乡阿寺村?E??35°40'56"N,?苹果园?洛川县永?I????109°23-13.9"E?(富士苹果)?乡阿寺村?J??AOS4?35°42-57.4"N(?苹果园(富士、?N??109°25,29.3"E?嘎啦等)?3?村?〇??35。47'37.0'礼?苹果园(国光、?洛川县永?S??A〇s*?109°30'59_7"E?黄元帅等)?乡阿寺村?T??28??
本文编号:3116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116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