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南宁城市景观格局与热岛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4 23:44
  南宁市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研究南宁城市景观格局的时空分布及热岛效应特征对把握南宁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缓解城市化带来的生态和社会问题有重大指导意义。本文利用多源遥感影像资料,结合景观指数分析方法,对南宁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景观格局时空变化、梯度特征及其城市热岛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999-2013年南宁城市景观格局中城镇景观不断扩大,而农业景观逐渐缩减转入城镇景观。城市化进程具有农业景观——建设景观——城镇景观的转化规律。南宁城市扩张具有辐射和轴向两个特征,14a间增加的城镇景观以主要公路为扩展轴向外扩张,同时具有一定的圈层特征。(2)根据南宁城市景观Markov模型预测,在2020-2055年的35a中城镇景观的面积将继续增加,绿地景观与农业景观不断缩减,城市扩展速度趋于稳定并逐渐饱和,但水体景观下降显著,在今后的城市规划中需要对城市湿地加大保护。(3)南宁城市景观格局具有明显的梯度性,从城市中心向外由居住景观逐渐过渡为农业景观,在城郊缓冲带上景观破碎度最大,多样性最高。两条样带不同方向梯度变化不同,受地形限制城市从中心向外在各个方向上扩张并不等同,城市沿样带东扩最为突出。(...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南宁城市景观格局与热岛效应研究


南宁城市景观格局研究区范围示意图(图中白框围绕的部分)

南宁,增长部分,城市化区域,景观分类


发区与民族大道东延部分是比较明显的变化区域。2013年相较于2006年城市化区域继续增长,城镇景观在景观分类图中占据大片空间,从15616.39hm2增加至21775.6hni2,变化率为39.4%,是1999年至2006年变化的86.2%,主要增长部分位于快速环路外侧,玻东、高新区变化最为明显。

景观水,南宁,斑块,总面积


图34南宁城市景观格局14a间景观水平景观指数变化Fig. 3-4 Changes of landscape metrics at land level of Nanning city in 14 a在研究区景观总面积不变的前提下,从1999年到2013年,斑块数量A^P分别为3035、3177、3201,最大斑块指数LP/分别为6.9785%、11.9254%、17.5419%,在三个时相均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十年我国城市景观生态学研究新进展[J]. 赵琛,覃林,谭玲.  绿色科技. 2014(04)
[2]基于Landsat8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初探——以厦门市为例[J]. 陈云.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02)
[3]2000—2010年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景观变化[J]. 淡永利,王宏志,张欢,张晓峰,纵兆伟.  生态学报. 2014(05)
[4]资源一号02C卫星遥感影像二级产品定位精度评价[J]. 王建步,张杰,马毅.  海洋测绘. 2013(05)
[5]资源一号“02C”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J]. 马利刚,张乐平,邓劲松,汪雅婕,王珂.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08)
[6]成都市晴天热岛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成因[J]. 张顺谦,周长艳.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7)
[7]热岛效应与地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及水体对热岛的影响研究[J]. 田鹏飞,蔡娜佳,张玲,朱晓晨.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3)
[8]基于CA-Markov模型和多目标优化的大连市土地利用格局[J]. 胡雪丽,徐凌,张树深.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6)
[9]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景观格局及预测研究[J]. 赵永华,贾夏,刘建朝,刘耿.  生态学报. 2013(08)
[10]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J]. 白杨,王晓云,姜海梅,刘寿东.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02)

博士论文
[1]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广西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D]. 赵铁.华中科技大学 2012
[2]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时空优化研究[D]. 赵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3]城市热岛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谢启姣.华中农业大学 2011
[4]杭州城市湿地变迁及其服务功能评价[D]. 王国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多尺度分类方法研究[D]. 张博.电子科技大学 2013
[2]不同数据源对城市绿地景观格局评价影响研究[D]. 王海平.北京林业大学 2012
[3]城市湿地亲水性空间规划研究[D]. 荣海山.重庆大学 2012
[4]南宁城市鸟类群落研究[D]. 李东.广西大学 2011
[5]不透水面、植被、水体与城市热岛关系的多尺度研究[D]. 孟宪磊.华东师范大学 2010
[6]县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D]. 何美香.中南大学 2010
[7]马占相思人工林生长特性及综合效益评价[D]. 唐继新.广西大学 2008
[8]基于中低分辨遥感数据的塔里木河下游植被恢复分析[D]. 牛婷.新疆农业大学 2008
[9]上海市青浦区景观格局分析与景观生态规划研究[D]. 时嘉凯.东华大学 2008
[10]基于GIS的西安市城市景观格局分析及其优化对策[D]. 赵晓燕.西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18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118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7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