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4-05 12:10
  选取林地、园地和耕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分析禹州市褐土土壤中氮素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0~15 cm土层中,矿化氮含量为:林地>园地>耕地;土壤表层(0~5 cm)硝态氮含量林地最高,显著高于园地和耕地,而土壤表层铵态氮含量园地和林地显著高于耕地;不同土层中的,林地、园地和耕地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在林地和园地0~5 cm土层中,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10~15 cm土层,而耕地中硝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其中林地的硝态氮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3种土地利用类型铵态氮含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土壤0~10 cm土层中。 

【文章来源】:林业科技. 2019,44(02)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铵态氮含量表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不同深度0林地园地耕地土壤类型

园地,林地,硝态氮含量,类型


SPSS软件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的硝态氮、铵态氮含量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3结果与分析3.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表层硝态氮和铵态氮分布特征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硝态氮含量(图1)可知:林地中硝态氮含量为18.5mg/kg,园地中为12.1mg/kg,耕地中为11.8mg/kg,其中,林地硝态氮含量分别是园地和耕地的1.52和1.56倍。差异之大是因园地和耕地由于过量硝态氮很难被土壤颗粒吸收,主要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容易随降雨或灌溉用水深入到土壤深处[5-8],且土壤硝态氮的累积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降低[9]。林地表层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园地和耕地,可能是由于乔木高大、茂密的树冠和深厚枯枝落叶层对雨水的有效拦截,使硝态氮富集在表层[10]。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铵态氮含量(图2)可知:林地中铵态氮含量为8.77mg/kg,园地中铵态氮含量为9.65mg/kg,耕地中含量为3.31mg/kg。林地和园地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耕地,这是由于耕地农作物大量种植,采用机械耕作较多,土壤质地疏松,透气性良好,导致铵态氮含量较低;而林地是粗放式管理,除了植物残骸,根系的腐败外,外来肥的添加很少,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且根系锁水力强,导致铵态氮富集在土壤表层。3.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硝态氮、铵态氮垂直分布特征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不同深度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表1)可知:3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在0~15cm土层中,平均硝态氮含量均高于铵态氮含量。林地和园地土壤硝态氮含量在0~5cm土层中含量最高,且与5~10cm和10~15cm土层中含量有显著差异。在耕地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在5~10cm土层中最高,但与0~5cm和10~15cm土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黔西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全氮及硝态氮的分布与残留[J]. 薛晓辉,赵常万,张嵩.  草地学报. 2016(04)
[2]水热条件对华西雨屏区柳杉人工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J]. 石薇,王景燕,魏有波,吕向楠,龚伟.  土壤通报. 2014(06)
[3]放牧对若尔盖高寒草甸土壤氮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J]. 赵宁,张洪轩,王若梦,杨满业,张艳,赵小宁,于贵瑞,何念鹏.  生态学报. 2014(15)
[4]沙丘固定过程中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时空变化[J]. 李荣,何兴东,张宁,邬畏.  土壤学报. 2010(02)
[5]测定土壤硝态氮的紫外分光光度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J]. 宋歌,孙波,教剑英.  土壤学报. 2007(02)
[6]西苕溪流域不同土地类型下氮元素输移过程[J]. 梁涛,张秀梅,章申,于兴修,王浩.  地理学报. 2002(04)
[7]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硝态氮[J]. 梁兰英.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1(02)
[8]浙江天童植物群落演替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 张庆费,由文辉,宋永昌.  应用生态学报. 1999(01)
[9]土壤氮素矿化的温度水分效应[J]. 巨晓棠,李生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01)



本文编号:3119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119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3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