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形成演变的动力地貌过程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21-05-05 22:08
江苏沿海辐射沙脊群在国内潮成沙体中较为罕见,有关辐射沙脊形成的动力机制已有定论,但对其形成时间和物质来源说法不一。运用长时间尺度动力地貌过程数学模型复演了辐射沙脊群形成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江苏岸外辐聚辐散的流场不依赖于局部海底地形而独立存在;不同初始地形下只要泥沙供给充足,经过150年左右潮流动力对地形不断塑造,辐射状"水道-沙脊"相间的地貌格局都能基本形成;辐射沙脊群是废黄河北归约150年后,随着废黄河水下三角洲不断被侵蚀,辐聚辐散的潮流对不同来源物质重新塑造的结果,是动力-泥沙-地形相互作用的产物。
【文章来源】:水科学进展. 2019,30(02)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域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2.1.1 模型范围及网格
2.1.2 模型主要参数
2.1.3 模型验证
2.2 初始地形设置
(1) 斜坡地形
(2) 古海图地形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初始地形下流场特征
3.2 初始地形为斜坡时地貌过程模拟结果
3.3 初始地形为古海图时地貌过程模拟结果
4 讨 论
4.1 辐射沙脊群形成水动力机制
4.2 辐射沙脊群形成物质来源
4.3 辐射沙脊群形成时间
5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73—2016年南黄海辐射沙脊群东沙动态演化分析[J]. 刘柄麟,张振克,何华春,任航,王卿,汪欢.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8(02)
[2]1979年以来南黄海辐射沙洲潮滩脊线时空变化研究[J]. 曹可,李飞,高宁,张子鹏,温欣. 地理科学. 2017(10)
[3]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in waterways and their control mechanism in the radial sand ridges of the southern Yellow Sea[J]. CHEN Kefeng,ZHENG Jinhai,ZHANG Chi,WANG Nairui,ZHOU Chunya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17(03)
[4]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地貌演变的模拟研究[J]. 杜家笔,汪亚平.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4(05)
[5]苏北废黄河三角洲侵蚀后退过程及其对潮流动力的影响研究[J]. 陈可锋,王艳红,陆培东,俞亮亮.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3(03)
[6]南黄海辐射沙洲趋势性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J]. 陈可锋,陆培东,王艳红,喻国华. 水科学进展. 2010(02)
[7]Effects of Coastline Changes on Tide System of Yellow Sea off Jiangsu Coast,China[J]. 陈可锋,王艳红,陆培东,郑金海.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2009(04)
[8]江苏沿海辐射沙洲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研究[J]. 葛云健,杨桂山,张忍顺,刘振波.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9]苏北中部滨海平原成陆机制研究[J]. 朱玉荣. 海洋科学. 2000(12)
[10]潮流塑造——风暴破坏——潮流恢复——试释黄海海底辐射沙脊群形成演变的动力机制[J]. 张东生,张君伦,张长宽,王震.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05)
本文编号:3170668
【文章来源】:水科学进展. 2019,30(02)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域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2.1.1 模型范围及网格
2.1.2 模型主要参数
2.1.3 模型验证
2.2 初始地形设置
(1) 斜坡地形
(2) 古海图地形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初始地形下流场特征
3.2 初始地形为斜坡时地貌过程模拟结果
3.3 初始地形为古海图时地貌过程模拟结果
4 讨 论
4.1 辐射沙脊群形成水动力机制
4.2 辐射沙脊群形成物质来源
4.3 辐射沙脊群形成时间
5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73—2016年南黄海辐射沙脊群东沙动态演化分析[J]. 刘柄麟,张振克,何华春,任航,王卿,汪欢.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8(02)
[2]1979年以来南黄海辐射沙洲潮滩脊线时空变化研究[J]. 曹可,李飞,高宁,张子鹏,温欣. 地理科学. 2017(10)
[3]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in waterways and their control mechanism in the radial sand ridges of the southern Yellow Sea[J]. CHEN Kefeng,ZHENG Jinhai,ZHANG Chi,WANG Nairui,ZHOU Chunya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17(03)
[4]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地貌演变的模拟研究[J]. 杜家笔,汪亚平.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4(05)
[5]苏北废黄河三角洲侵蚀后退过程及其对潮流动力的影响研究[J]. 陈可锋,王艳红,陆培东,俞亮亮.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3(03)
[6]南黄海辐射沙洲趋势性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J]. 陈可锋,陆培东,王艳红,喻国华. 水科学进展. 2010(02)
[7]Effects of Coastline Changes on Tide System of Yellow Sea off Jiangsu Coast,China[J]. 陈可锋,王艳红,陆培东,郑金海.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2009(04)
[8]江苏沿海辐射沙洲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研究[J]. 葛云健,杨桂山,张忍顺,刘振波.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9]苏北中部滨海平原成陆机制研究[J]. 朱玉荣. 海洋科学. 2000(12)
[10]潮流塑造——风暴破坏——潮流恢复——试释黄海海底辐射沙脊群形成演变的动力机制[J]. 张东生,张君伦,张长宽,王震.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05)
本文编号:3170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170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