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季节性冻融对2种温带森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01 09:07
  为研究长白山森林土壤微生物量对季节性冻融变化的响应,利用原位培养连续取样法测定了长白山地区2种典型森林土壤在春季和秋季冻融期间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量氮(MBN)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种林型各层次土壤微生物量随冻融格局变化而变化。在春季冻融前期,2种林型各层次土壤微生物量皆表现出升高趋势,而在秋季冻融前期表现出降低现象,在春季和秋季土壤冻融期具有多次爆发式增长而又迅速下降特征,且存在一个或多个微生物量峰值。2种林型上层土壤微生物量多高于下层土壤,且上层土壤在冻融期间变化更加剧烈,而下层土壤各时期微生物量碳、氮比波动情况高于上层土壤。相比长白松林,硬阔叶林各层次土壤微生物量在各冻融时期含量更高。 

【文章来源】:土壤通报. 2019,50(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季节性冻融对2种温带森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


整体含量介于-1图2春季冻融期间2种林型土壤MBN含量变化Fig.2ChangesofsoilMBNcontentsin2foresttypesduringspringfreez-ing-thawingstage长白松林下层土壤各时期MBN

森林土壤微生物,冻融期,林型,土壤


寥老嗤??在冻融后期(12月9日)至冻结期(12月23日)长白松林下层土壤MBC含量与上层土壤含量相当。硬阔叶林下层土壤MBC在冻融中期(11月11日)达到最大值(1014.70±227.00mgkg-1),并整体表现为在冻融中期积累,其余时期含量较低。此外,在秋季冻融过程中长白松林各层次土壤MBC含量皆显著低于同时期的硬阔叶林各层次土壤。由表2可知,林型、土层和冻融时期的各自变化及三因素组合的交互作用皆显著影响了秋季冻融期间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2.4秋季冻融变化对森林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如图4所示,秋季冻融过程中2种林型各层次土壤MBN含量动态变化各异。长白松林上层土壤在整个研究期间分别在冻融初期(10月21日)和冻融中期(11月25日)出现2次明显的MBN积累现象且于冻融中期(11月25日)达到最大值(96.67±18.03mgkg-1)。冻融中期(11月25日)至冻结期(12月23日)MBN含量动态变化较为平稳,且相比生长季(10月14日)至冻融中期(11月18日),土壤MBN含量较高。硬阔叶林上层土壤分别于冻融中期(11月18日)、冻融中后期(12月2日)和冻融后期(12月9日)出现3次明显的MBN积累现象,整体各研究期间变化差异显著(P<0.05)且存在多个爆发式增长又迅速降低的过程。长白松林下层土壤MBN含量于冻融前期(11月4日)达到最大值,整体含量较低,介于2.60±1.15mgkg-1~46.07±7.69mgkg-1之间。硬阔叶林下层土壤MBN含量以冻融中期(11月18日)最高,整体体现为“两边低,中间高”的特征,相比于上层

含量变化图,冻融期,林型,土壤


8日)最高,整体体现为“两边低,中间高”的特征,相比于上层土壤动态变化较为平稳,其含量介于43.55±14.63~182.59±21.16mgkg-1之间。此外,与春季冻融期间相同,长白松林各层次土壤MBN含量皆显著低于同时期的硬阔叶林各层次土壤。由表2可知,林型、土层和冻融时期的各自变化及三因素组合的交互作用皆显著影响了秋季冻融期间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图3秋季冻融期间2种林型土壤MBC含量变化Fig.3ChangesofsoilMBCcontentsin2foresttypesduringautumnfreez-ing-thawingstage图4秋秋季冻融期间2种林型土壤MBN含量变化Fig.4ChangesofsoilMBNcontentsin2foresttypesduringautumnfreezing-thawingstage62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春季解冻过程对2种温带森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J]. 朱国君,尹航,吴明根,傅民杰.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1)
[2]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动态特征[J]. 谭波,吴福忠,秦嘉励,吴庆贵,杨万勤.  生态环境学报. 2014(08)
[3]季节性雪被对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林冬季土壤氮矿化和淋溶的影响[J]. 殷睿,蒋先敏,徐振锋,吴福忠,杨万勤,熊莉,李志萍,王滨,唐仕姗,丁伟.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5)
[4]凯氏法测定土壤全氮的方法改进[J]. 王琳.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3(03)
[5]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及其对季节性冻融的响应[J]. 谭波,吴福忠,杨万勤,余胜,刘利,王奥,杨玉莲.  生态学报. 2012(21)
[6]雪被去除对川西高山冷杉林冬季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杨玉莲,吴福忠,何振华,徐振锋,刘洋,杨万勤,谭波.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7)
[7]森林凋落物分解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J]. 杨万勤,邓仁菊,张健.  应用生态学报. 2007(12)
[8]土壤微生物量测定方法概述[J]. 张海燕,张旭东,李军,王冬梅.  微生物学杂志. 2005(04)
[9]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凋落物养分归还功能[J]. 魏晶,吴钢,邓红兵.  生态学报. 2004(10)
[10]红壤微生物量的季节性变化研究[J]. 陈国潮,何振立,姚槐应.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999(04)



本文编号:3258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258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6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