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新平磨盘山自然保护区土壤发育及性状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14 21:34
  以新平磨盘山自然保护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室内实验,分析研究区成土条件,土类分布,并对各类型土壤的理化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共分布有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紫色土等5个土类;2)保护区土壤质地黏重,以粘壤土和砂质粘土为主;3)土壤有机质差异较大,黄棕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其次为棕壤、红壤、黄壤,紫色土有机质含量最低;4)在土壤的全效养分中,以黄棕壤最高,黄壤最低;5)在土壤的速效养分中,速效磷含量较高,碱解氮、速效钾含量较低。对保护区土壤利用存在的母岩结构差、形成的土壤具有潜在脆弱性,周边植被破坏导致土壤加速侵蚀等问题,提出加强管护、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因地制宜、防治土壤侵蚀,增加投入、发展社区经济等土壤保护建议。 

【文章来源】:林业调查规划. 2019,44(05)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新平磨盘山自然保护区土壤发育及性状特征分析


保护区土壤分布Fig.1Soildistributioninthereserv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Kriging插值法分析磨盘山常绿阔叶林穿透雨的空间分布[J]. 曹光秀,赵洋毅,段旭,曹向文.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8(01)
[2]滇中地区常绿阔叶林土壤酶活性与理化因子通径分析[J]. 杨媛媛,陈奇伯,黎建强,赵维娜,刘佩琪.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03)
[3]滇中高原磨盘山常绿阔叶林营养元素分配格局[J]. 庄志东,陈奇伯,赵洋毅,熊好琴.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6(03)
[4]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酶活性受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影响的通径分析[J]. 赵维娜,王艳霞,陈奇伯,聂蕾,杨媛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6(01)
[5]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土壤分布特点及保护[J]. 苏骅,王平,任宾宾.  保山学院学报. 2013(02)



本文编号:3284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284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b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