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西部景观格局动态及驱动机制
发布时间:2021-07-21 12:41
以1990,2000,2013年3期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结果为基础,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从景观破碎度、形状指数、聚集度和多样性角度计算格局指数,并从自然和人文因素分析吉林省西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90—2013年,研究区景观格局破碎程度和分维数降低,且变化幅度较小,景观要素复杂程度减弱但其信息含量和信息差异性增加;从其影响因素来看,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政策导向为该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而自然条件对该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
【文章来源】:高师理科学刊. 2019,39(0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获取及处理
2.2 景观指标选取与分析
2.2.1 破碎度指标
2.2.2 形状指标
2.2.3 聚集度指标
2.2.4 多样性指标
3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1 总体变化特征
3.2 景观斑块特征分析
3.3 景观形状分析
3.4 景观多样性分析
3.5 聚集度分析
4 景观格局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4.1 自然因素
4.2 人文因素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IS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J]. 陆张维,徐丽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6)
[2]1954—201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J]. 刘吉平,赵丹丹,田学智,赵亮,刘家福. 生态学报. 2014(12)
[3]近50年来吉林西部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特征[J]. 神祥金,吴正方,杜海波.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02)
[4]吉林省镇赉县近10年景观格局变化[J]. 张国坤,卢京花,宋开山,张树清,梁雨华. 生态学报. 2012(12)
[5]近50a土地利用变化对干旱区典型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J]. 冯异星,罗格平,周德成,韩其飞,鲁蕾,许文强,朱磊,尹昌应,戴丽,李艳忠. 生态学报. 2010(16)
[6]当代景观生态学的进展和展望[J]. 肖笃宁,李秀珍. 地理科学. 1997(04)
本文编号:3295040
【文章来源】:高师理科学刊. 2019,39(0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获取及处理
2.2 景观指标选取与分析
2.2.1 破碎度指标
2.2.2 形状指标
2.2.3 聚集度指标
2.2.4 多样性指标
3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1 总体变化特征
3.2 景观斑块特征分析
3.3 景观形状分析
3.4 景观多样性分析
3.5 聚集度分析
4 景观格局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4.1 自然因素
4.2 人文因素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IS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J]. 陆张维,徐丽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6)
[2]1954—201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J]. 刘吉平,赵丹丹,田学智,赵亮,刘家福. 生态学报. 2014(12)
[3]近50年来吉林西部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特征[J]. 神祥金,吴正方,杜海波.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02)
[4]吉林省镇赉县近10年景观格局变化[J]. 张国坤,卢京花,宋开山,张树清,梁雨华. 生态学报. 2012(12)
[5]近50a土地利用变化对干旱区典型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J]. 冯异星,罗格平,周德成,韩其飞,鲁蕾,许文强,朱磊,尹昌应,戴丽,李艳忠. 生态学报. 2010(16)
[6]当代景观生态学的进展和展望[J]. 肖笃宁,李秀珍. 地理科学. 1997(04)
本文编号:3295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295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