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亚高山冷杉林土壤有机质分解、积累以及水平预测
发布时间:2021-08-02 07:47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森林土壤有机质平衡以及稳定的增加,既是巩固和提高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碳固定及碳存储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全球碳循环中的关键环节。川西亚高山是温度变化的敏感地带之一,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该地区森林土壤有机质储量是增加还是降低,尚存在着不确定性,而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状况则是这种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为此,开展对川西亚高山地区森林土壤有机质分解、积累及水平状况的研究,对科学预测森林土壤对全球碳平衡,进一步寻找缓解气候变化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试验自2011年6月起,选择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木格措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原始林及其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年凋落物情况,土壤有机质矿化速率和凋落物腐殖化速率进行了为期1年的定位观测和研究,建立土壤有机质储量随时间的变化模型,并对定位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储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定位研究区森林凋落物年凋落量2.82×103kg,折算总有机质归还量2.54×]03kg;凋落物干重大小为叶(2.13×103kg)>枝(0.66x103kg)>果实(0.33×103kg...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言
2 文献综述
2.1 土壤有机质研究概况
2.2 森林凋落物研究概况
2.3 土壤有机质分解研究
2.4 有机物料腐殖化过程研究
2.5 土壤有机质平衡研究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3 研究区概况
3.4 研究方法
3.4.1 试验设计
3.4.2 样品分析
3.4.3 分析与统计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凋落物归还特征
4.1.1 凋落物组成特征
4.1.2 凋落物动态特征
4.1.3 凋落物有机质归还
4.2 土壤有机质分解与积累影响因素
4.2.1 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4.2.2 土壤含水率变化特征
4.3 土壤有机质分解
4.3.1 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
4.3.2 土壤有机质矿化系数
4.4 土壤有机物质积累
4.4.1 凋落物腐殖化系数
4.4.2 土壤有机物质积累
4.5 土壤有机质水平预测
4.5.1 土壤有机质预测模型
4.5.2 土壤有机质水平预测
5 结论
5.1 主要研究结果
5.2 研究特色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藏林芝地区森林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分布[J]. 葛立雯,潘刚,任德智,杜玉婕,郑祥蕾.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2)
[2]子午岭辽东栎林不同组分碳含量与碳储量[J]. 王娟,陈云明,曹扬,周建云,侯磊. 生态学杂志. 2012(12)
[3]季节性冻融对亚高山冷杉林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王怀玉,杨万勤. 林业科学. 2012(05)
[4]季节性冻融期间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土壤净氮矿化特征[J]. 刘金玲,吴福忠,杨万勤,石培礼,王奥,杨玉莲,武志超.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3)
[5]森林细根生产和周转的影响因素[J]. 王瑞丽,程瑞梅,肖文发,封晓辉,刘泽彬,王晓荣. 世界林业研究. 2012(01)
[6]施肥和秸秆还田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分布变异及其矿化特性的影响[J]. 马力,杨林章,肖和艾,夏立忠,李运东,刘晓春. 土壤. 2011(06)
[7]不同植被配置下土壤碳矿化潜力[J]. 周玉燕,贾晓红,赵昕,陈国雄,高艳红,吴攀. 生态学杂志. 2011(11)
[8]桉-桤混合凋落物分解及其土壤动物群落动态[J]. 李艳红,罗承德,杨万勤,胡杰,吴福忠. 应用生态学报. 2011(04)
[9]不同巨柏林分凋落物的养分变化研究[J]. 索朗桑姆. 西藏科技. 2010(12)
[10]稻草还田方式对双季稻田耕层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J]. 吴家梅,彭华,纪雄辉,石丽红,田发祥,刘昭兵. 生态环境学报. 2010(10)
硕士论文
[1]温度和水分对土壤腐殖质形成与转化的影响[D]. 王丽莉.吉林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17183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言
2 文献综述
2.1 土壤有机质研究概况
2.2 森林凋落物研究概况
2.3 土壤有机质分解研究
2.4 有机物料腐殖化过程研究
2.5 土壤有机质平衡研究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3 研究区概况
3.4 研究方法
3.4.1 试验设计
3.4.2 样品分析
3.4.3 分析与统计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凋落物归还特征
4.1.1 凋落物组成特征
4.1.2 凋落物动态特征
4.1.3 凋落物有机质归还
4.2 土壤有机质分解与积累影响因素
4.2.1 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4.2.2 土壤含水率变化特征
4.3 土壤有机质分解
4.3.1 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
4.3.2 土壤有机质矿化系数
4.4 土壤有机物质积累
4.4.1 凋落物腐殖化系数
4.4.2 土壤有机物质积累
4.5 土壤有机质水平预测
4.5.1 土壤有机质预测模型
4.5.2 土壤有机质水平预测
5 结论
5.1 主要研究结果
5.2 研究特色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藏林芝地区森林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分布[J]. 葛立雯,潘刚,任德智,杜玉婕,郑祥蕾.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2)
[2]子午岭辽东栎林不同组分碳含量与碳储量[J]. 王娟,陈云明,曹扬,周建云,侯磊. 生态学杂志. 2012(12)
[3]季节性冻融对亚高山冷杉林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王怀玉,杨万勤. 林业科学. 2012(05)
[4]季节性冻融期间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土壤净氮矿化特征[J]. 刘金玲,吴福忠,杨万勤,石培礼,王奥,杨玉莲,武志超.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3)
[5]森林细根生产和周转的影响因素[J]. 王瑞丽,程瑞梅,肖文发,封晓辉,刘泽彬,王晓荣. 世界林业研究. 2012(01)
[6]施肥和秸秆还田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分布变异及其矿化特性的影响[J]. 马力,杨林章,肖和艾,夏立忠,李运东,刘晓春. 土壤. 2011(06)
[7]不同植被配置下土壤碳矿化潜力[J]. 周玉燕,贾晓红,赵昕,陈国雄,高艳红,吴攀. 生态学杂志. 2011(11)
[8]桉-桤混合凋落物分解及其土壤动物群落动态[J]. 李艳红,罗承德,杨万勤,胡杰,吴福忠. 应用生态学报. 2011(04)
[9]不同巨柏林分凋落物的养分变化研究[J]. 索朗桑姆. 西藏科技. 2010(12)
[10]稻草还田方式对双季稻田耕层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J]. 吴家梅,彭华,纪雄辉,石丽红,田发祥,刘昭兵. 生态环境学报. 2010(10)
硕士论文
[1]温度和水分对土壤腐殖质形成与转化的影响[D]. 王丽莉.吉林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17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317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