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酸雨区重庆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土壤氮矿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1-08-19 14:13
【目的】探讨重庆缙云山2012—2014年土壤矿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变化规律、输入来源与氮矿化特征,明确土壤氮矿化的驱动因素,以期为深入研究该地区土壤养分循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重庆缙云山选择能代表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常绿阔叶林,设置1块20 m×20 m样地,内部布设5个4 m×4 m样方,于2012—2014年每年4—9月每月月末,采集上、中、下层(0~15,15~30和30~60 cm)土壤样品,同步观测样地内土壤呼吸速率,并收集穿透雨与干流;在实验室内测定土壤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全氮(TN)含量;并用原位培养法测定土壤氮素矿化速率。【结果】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在年际、月际(除2012年铵态氮含量)及各土层间均差异显著(P<0.05),4—9月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呈递增趋势,上层土壤的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均表现为2013年>2012年>2014年,各土层间铵态氮含量表现为中层>下层>上层,硝态氮含量表现为随土层加深而递减趋势...
【文章来源】:林业科学. 2019,55(06)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设置和土壤样品采集
2.2 土壤呼吸速率测定
2.3 穿透雨和干流水样采集
2.4 样品测定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降雨矿质氮输入量
3.2 土壤矿质氮含量变化规律
3.3 土壤氨化速率与硝化速率变化规律
3.4 土壤矿质氮含量与降雨氮输入关系
3.5 土壤矿质氮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关系
3.6 土壤矿质氮含量与土壤呼吸速率关系
3.7 土壤氨化速率、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与土壤pH值关系
4 讨论
4.1 土壤矿质氮含量变化
4.2 土壤矿质氮来源
4.3 土壤氮矿化速率对土壤呼吸速率和pH值的响应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祁连山东段青海云杉林区土壤氮矿化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J]. 张珊,李玉,车克钧,车宗玺,王立,刘贤德.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5)
[2]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土壤氮素动态变化[J]. 孙素琪,王玉杰,王云琦,张会兰,于雷,刘勇. 环境科学研究. 2015(01)
[3]宁南山区不同草地土壤原位矿化过程中氮素的变化特征[J]. 蒋跃利,赵彤,闫浩,黄懿梅. 环境科学. 2014(06)
[4]26年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呼吸的影响[J]. 臧逸飞,郝明德,张丽琼,张昊青. 生态学报. 2015(05)
[5]模拟氮沉降对太岳山油松林土壤呼吸的影响及其持续效应[J]. 李化山,汪金松,刘星,蒋思思,张春雨,赵秀海. 环境科学学报. 2014(01)
[6]长期施肥对中性紫色水稻土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的影响[J]. 秦子娴,张宇亭,周志峰,石孝均,郭涛. 中国农业科学. 2013(16)
[7]施氮对亚热带樟树林土壤呼吸的影响[J]. 郑威,闫文德,王光军,梁小翠,张徐源. 生态学报. 2013(11)
[8]氮沉降对森林土壤有机质和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J]. 王晶苑,张心昱,温学发,王绍强,王辉民. 生态学报. 2013(05)
[9]闽西北农田生态系统中大气氮湿沉降研究[J]. 郑祥洲,张玉树,丁洪,陈静蕊. 水土保持学报. 2012(03)
[10]三峡库区淹没消落区土壤氮素形态及分布特征[J]. 张彬,陈猷鹏,方芳,李哲,郭劲松,王征. 环境科学学报. 2012(05)
本文编号:3351564
【文章来源】:林业科学. 2019,55(06)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设置和土壤样品采集
2.2 土壤呼吸速率测定
2.3 穿透雨和干流水样采集
2.4 样品测定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降雨矿质氮输入量
3.2 土壤矿质氮含量变化规律
3.3 土壤氨化速率与硝化速率变化规律
3.4 土壤矿质氮含量与降雨氮输入关系
3.5 土壤矿质氮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关系
3.6 土壤矿质氮含量与土壤呼吸速率关系
3.7 土壤氨化速率、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与土壤pH值关系
4 讨论
4.1 土壤矿质氮含量变化
4.2 土壤矿质氮来源
4.3 土壤氮矿化速率对土壤呼吸速率和pH值的响应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祁连山东段青海云杉林区土壤氮矿化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J]. 张珊,李玉,车克钧,车宗玺,王立,刘贤德.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5)
[2]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土壤氮素动态变化[J]. 孙素琪,王玉杰,王云琦,张会兰,于雷,刘勇. 环境科学研究. 2015(01)
[3]宁南山区不同草地土壤原位矿化过程中氮素的变化特征[J]. 蒋跃利,赵彤,闫浩,黄懿梅. 环境科学. 2014(06)
[4]26年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呼吸的影响[J]. 臧逸飞,郝明德,张丽琼,张昊青. 生态学报. 2015(05)
[5]模拟氮沉降对太岳山油松林土壤呼吸的影响及其持续效应[J]. 李化山,汪金松,刘星,蒋思思,张春雨,赵秀海. 环境科学学报. 2014(01)
[6]长期施肥对中性紫色水稻土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的影响[J]. 秦子娴,张宇亭,周志峰,石孝均,郭涛. 中国农业科学. 2013(16)
[7]施氮对亚热带樟树林土壤呼吸的影响[J]. 郑威,闫文德,王光军,梁小翠,张徐源. 生态学报. 2013(11)
[8]氮沉降对森林土壤有机质和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J]. 王晶苑,张心昱,温学发,王绍强,王辉民. 生态学报. 2013(05)
[9]闽西北农田生态系统中大气氮湿沉降研究[J]. 郑祥洲,张玉树,丁洪,陈静蕊. 水土保持学报. 2012(03)
[10]三峡库区淹没消落区土壤氮素形态及分布特征[J]. 张彬,陈猷鹏,方芳,李哲,郭劲松,王征. 环境科学学报. 2012(05)
本文编号:3351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351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