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1-08-20 04:35
以湖南省邵阳县5、12、30、70、100年生林龄的油茶林样地不同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和对比的方法,分析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质量分数及pH值、密度、含水率等理化性质变化规律。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的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林龄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含水率随林龄的增加先增加再降低,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pH值随林龄增加而逐渐降低;除全钾质量分数外,表层土壤养分均高于深层土壤。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随林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全氮质量分数随林龄的增加先降低再增加再逐渐降低,全磷质量分数呈M型趋势变化,全钾质量分数整体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随林龄的增加呈现先逐渐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趋势。油茶林土壤理化性质与林龄关系密切,不同林龄的油茶林土壤肥力指标存在很大差异,可依据林龄对油茶林进行种植、管理和进一步抚育,本研究能够为低效油茶林改造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9,47(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2.2 土壤理化特性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密度的比较
3.2 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含水率的比较
3.3 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pH值的比较
3.4 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的比较
3.5 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全氮质量分数的比较
3.6 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全磷质量分数的比较
3.7 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全钾质量分数的比较
3.8 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的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延庆区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J]. 邱新彩,彭道黎,李伟丽,姜昊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8(02)
[2]水平阶种植油茶对红壤坡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杨文利,朱平宗,闫靖坤.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5)
[3]塔里木河流域不同龄组胡杨林土壤理化性质及相关性[J]. 王新英,史军辉,刘茂秀.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6(09)
[4]套种模式对油茶生长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冯金玲,郑新娟,杨志坚,陈世品,陈辉.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5(04)
[5]不同林龄油茶生理特性及其根区土壤性质研究[J]. 杨亚琴. 河南农业科学. 2015(07)
[6]马尾松不同林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秦娟,唐心红,杨雪梅. 生态环境学报. 2013(04)
[7]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特征[J]. 郭春兰,张露,雷蕾,吴南生,胡冬南,郭晓燕. 草业科学. 2012(11)
[8]油茶低产林改造研究进展[J]. 罗健,陈永忠,彭邵锋,杨正华. 湖南林业科技. 2012(05)
[9]间种对油茶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幼林生长量的影响[J]. 陈永忠,王玉娟,王湘南,王瑞,彭邵锋,杨小胡,马力,杨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10]我国油茶产业发展问题的初步分析[J]. 种伟,王新凯. 中国林副特产. 2010(04)
本文编号:3352823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9,47(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2.2 土壤理化特性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密度的比较
3.2 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含水率的比较
3.3 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pH值的比较
3.4 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的比较
3.5 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全氮质量分数的比较
3.6 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全磷质量分数的比较
3.7 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全钾质量分数的比较
3.8 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的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延庆区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J]. 邱新彩,彭道黎,李伟丽,姜昊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8(02)
[2]水平阶种植油茶对红壤坡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杨文利,朱平宗,闫靖坤.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5)
[3]塔里木河流域不同龄组胡杨林土壤理化性质及相关性[J]. 王新英,史军辉,刘茂秀.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6(09)
[4]套种模式对油茶生长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冯金玲,郑新娟,杨志坚,陈世品,陈辉.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5(04)
[5]不同林龄油茶生理特性及其根区土壤性质研究[J]. 杨亚琴. 河南农业科学. 2015(07)
[6]马尾松不同林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秦娟,唐心红,杨雪梅. 生态环境学报. 2013(04)
[7]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特征[J]. 郭春兰,张露,雷蕾,吴南生,胡冬南,郭晓燕. 草业科学. 2012(11)
[8]油茶低产林改造研究进展[J]. 罗健,陈永忠,彭邵锋,杨正华. 湖南林业科技. 2012(05)
[9]间种对油茶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幼林生长量的影响[J]. 陈永忠,王玉娟,王湘南,王瑞,彭邵锋,杨小胡,马力,杨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10]我国油茶产业发展问题的初步分析[J]. 种伟,王新凯. 中国林副特产. 2010(04)
本文编号:3352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352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