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添加及林下植被去除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组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24 13:57
土壤呼吸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环节,主要由土壤微生物呼吸和根系呼吸组成,二者对于氮添加及林下植被去除的响应可能不同。本研究以科尔沁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人工林为对象,探讨了氮添加(N+)和林下植被去除(U-)对一个生长季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中,土壤微生物呼吸是土壤呼吸的主要贡献者,其贡献率达85.53%;根系呼吸的贡献率相对较小,仅有14.47%;生长季内,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为1.59(CK)、1.73(N+)、1.66(U-)、1.89(N+U-)μmol C·m-2·s-1,氮添加促进了生长季初期、末期的土壤呼吸,林下植被去除提高了生长季旺盛期土壤呼吸,而氮添加+林下植被去除同时作用下,整个生长季内土壤呼吸速率显著增强,且高于氮添加与林下植被去除的单独作用,说明氮添加+林下植被去除对于促进土壤呼吸存在叠加效应;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为1.36(CK)、1.45(N+)、1.44(U-)、1.52(N+U-)μmol C·m-2·s-1,各种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均无显著影响;氮添加与林下植被去除均降...
【文章来源】:生态学杂志. 2019,38(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地设置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下土壤呼吸组分的变化
2.2 土壤呼吸组分与土壤温度的关系
2.3 土壤呼吸组分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林下植被去除对水曲柳人工林土壤呼吸、微生物和根系动态的短期影响[J]. 夏秀雪,高国强,王东男,肖立娟,谷加存. 生态学杂志. 2017(05)
[2]氮添加及凋落物管理对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赵欣然,赵琼,王巍巍,杨丹,郑琳琳,艾桂艳,曾德慧. 生态学杂志. 2016(10)
[3]氮磷添加对苦槠次生林凋落物量及其养分动态的影响[J]. 李茂,徐俊,田地,余鑫,徐小牛. 中国农学通报. 2016(19)
[4]氮添加对沙质草地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J]. 林力涛,孙学凯,胡亚林,于占源,曾德慧. 生态学杂志. 2015(06)
[5]施氮对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林土壤呼吸和相关因子的影响[J]. 刘益君,闫文德,郑威,王光军,张徐源,梁小翠,高超. 生态学报. 2016(02)
[6]华西雨屏区巨桉人工林土壤呼吸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J]. 向元彬,黄从德,胡庭兴,涂利华,杨万勤,李仁洪,胡畅. 林业科学. 2014(01)
[7]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季节土壤呼吸通量各组分的变化[J]. 孟春,罗京,庞凤艳.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8)
[8]林下植被去除与氮添加对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J]. 林贵刚,赵琼,赵蕾,李慧超,曾德慧.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5)
[9]温度和氮素输入对青藏高原三种高寒草地土壤碳矿化的影响[J]. 白洁冰,徐兴良,宋明华,何永涛,蒋婧,石培礼. 生态环境学报. 2011(05)
[10]樟子松固沙林土壤碳截存及土壤呼吸对干湿变化的响应[J]. 李玉强,赵学勇,刘新平,尚雯,冯静,苏娜. 中国沙漠. 2011(02)
本文编号:3360116
【文章来源】:生态学杂志. 2019,38(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地设置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下土壤呼吸组分的变化
2.2 土壤呼吸组分与土壤温度的关系
2.3 土壤呼吸组分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林下植被去除对水曲柳人工林土壤呼吸、微生物和根系动态的短期影响[J]. 夏秀雪,高国强,王东男,肖立娟,谷加存. 生态学杂志. 2017(05)
[2]氮添加及凋落物管理对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赵欣然,赵琼,王巍巍,杨丹,郑琳琳,艾桂艳,曾德慧. 生态学杂志. 2016(10)
[3]氮磷添加对苦槠次生林凋落物量及其养分动态的影响[J]. 李茂,徐俊,田地,余鑫,徐小牛. 中国农学通报. 2016(19)
[4]氮添加对沙质草地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J]. 林力涛,孙学凯,胡亚林,于占源,曾德慧. 生态学杂志. 2015(06)
[5]施氮对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林土壤呼吸和相关因子的影响[J]. 刘益君,闫文德,郑威,王光军,张徐源,梁小翠,高超. 生态学报. 2016(02)
[6]华西雨屏区巨桉人工林土壤呼吸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J]. 向元彬,黄从德,胡庭兴,涂利华,杨万勤,李仁洪,胡畅. 林业科学. 2014(01)
[7]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季节土壤呼吸通量各组分的变化[J]. 孟春,罗京,庞凤艳.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8)
[8]林下植被去除与氮添加对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J]. 林贵刚,赵琼,赵蕾,李慧超,曾德慧.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5)
[9]温度和氮素输入对青藏高原三种高寒草地土壤碳矿化的影响[J]. 白洁冰,徐兴良,宋明华,何永涛,蒋婧,石培礼. 生态环境学报. 2011(05)
[10]樟子松固沙林土壤碳截存及土壤呼吸对干湿变化的响应[J]. 李玉强,赵学勇,刘新平,尚雯,冯静,苏娜. 中国沙漠. 2011(02)
本文编号:3360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360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