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发育阶段新月形沙丘表面粒度特征
发布时间:2021-09-01 00:08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垄间平地新月形沙丘的4个发育阶段(饼状沙丘(PD)、盾状沙丘(SD)、雏形新月形沙丘(PCD)、新月形沙丘(TCD))为研究对象,对沙丘表面不同地貌部位的沙物质取样并进行粒度分析,以期发现新月形沙丘不同发育阶段表面粒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种沙丘丘顶或临近丘顶处细砂及极细砂含量最小、粒径最粗、分选性最差,向两侧细砂及极细砂含量逐渐增大、粒径逐渐变细、分选逐渐变好。各发育阶段之间沙粒级配、平均粒径、分选系数的变化规律则需区分不同地貌部位。在迎风坡这3者没有较大差异;在背风坡,细砂及极细砂含量、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均随着沙丘的发育而增大。另外,峰度和偏度并不随着新月形沙丘的发育有明显的变化,均属于近对称中等峰态且为单峰。
【文章来源】: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9,13(06)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新月形沙丘4个发育阶段沙丘形态及采样位置分布
从频率曲线(图2)来看,4个阶段沙丘峰值粒径介于3.077~3.146Φ,其中PCD最大(3.146Φ),其次为TCD(3.102Φ),SD(3.077Φ)最小但与PD(3.080Φ)较为接近,均属于极细砂。峰值粒径所在频率(15.37%~25.90%)则存在明显差异,最大者为PCD(25.90%)、其次为SD(25.67%)、TCD(20.27%)、PD(15.37%)最小。4个沙丘表面所有样本的沙粒都表现为单峰,只有TCD中极少数处于沙丘迎风坡底部位置的沙样出现了双峰。2.2 粒度参数特征
从所有样本的峰度(0.788Φ~1.144Φ)和偏度(-0.143Φ~0.058Φ)范围来看,峰度涵盖了宽—窄3个等级,偏度涵盖了负偏和近对称两个等级。但从单个沙丘的峰度和偏度平均值来看,4个沙丘都属于近对称中等峰态。经过对所有样本的统计发现,只有极个别的样本不属于近对称中等峰态,仅占总样本的2.58%。所以,新月形沙丘不同发育阶段对沙丘的峰度和偏度影响不大,都属于近对称中等峰态。2.2.2 典型剖面的粒度参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塔中一次强沙尘暴边界风场变化特征[J]. 王柯,何清,王敏仲,胡月宏,韩燕.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3(01)
[2]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高大复杂纵向沙垄区沙丘分形特征[J]. 范冬冬,李生宇,雷加强,徐新文,代述勇,孙艳伟,杨文,刘小路,刘宝松. 干旱区地理. 2009(06)
[3]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阻沙栅栏对垄间新月形沙丘形态的影响[J]. 李生宇,雷加强,徐新文,王海峰,谷峰,邱永志,李中全,许波. 干旱区地理. 2008(06)
[4]粒度分析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研究中的应用[J]. 吉启慧. 中国沙漠. 1996(02)
[5]新月形沙丘研究进展综述[J]. 李志中. 干旱区地理. 1994(04)
[6]塔克拉玛干沙漠沙物质成分特征及其来源[J]. 钱亦兵,吴兆宁,石井武政,金井丰,奥村晃史,松久幸敬. 中国沙漠. 1993(04)
[7]新月形沙丘丘表流场与沙丘蚀积特征[J]. 赵景峰,李崇舜,周兴佳,雷加强. 中国沙漠. 1993(03)
[8]塔克拉玛干沙漠新月形沙丘不同部位的粒度特征[J]. 陈渭南,雷加强.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2(02)
[9]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场特征与风沙活动强度的关系[J]. 凌裕泉. 中国沙漠. 1988(02)
本文编号:3375879
【文章来源】: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9,13(06)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新月形沙丘4个发育阶段沙丘形态及采样位置分布
从频率曲线(图2)来看,4个阶段沙丘峰值粒径介于3.077~3.146Φ,其中PCD最大(3.146Φ),其次为TCD(3.102Φ),SD(3.077Φ)最小但与PD(3.080Φ)较为接近,均属于极细砂。峰值粒径所在频率(15.37%~25.90%)则存在明显差异,最大者为PCD(25.90%)、其次为SD(25.67%)、TCD(20.27%)、PD(15.37%)最小。4个沙丘表面所有样本的沙粒都表现为单峰,只有TCD中极少数处于沙丘迎风坡底部位置的沙样出现了双峰。2.2 粒度参数特征
从所有样本的峰度(0.788Φ~1.144Φ)和偏度(-0.143Φ~0.058Φ)范围来看,峰度涵盖了宽—窄3个等级,偏度涵盖了负偏和近对称两个等级。但从单个沙丘的峰度和偏度平均值来看,4个沙丘都属于近对称中等峰态。经过对所有样本的统计发现,只有极个别的样本不属于近对称中等峰态,仅占总样本的2.58%。所以,新月形沙丘不同发育阶段对沙丘的峰度和偏度影响不大,都属于近对称中等峰态。2.2.2 典型剖面的粒度参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塔中一次强沙尘暴边界风场变化特征[J]. 王柯,何清,王敏仲,胡月宏,韩燕.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3(01)
[2]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高大复杂纵向沙垄区沙丘分形特征[J]. 范冬冬,李生宇,雷加强,徐新文,代述勇,孙艳伟,杨文,刘小路,刘宝松. 干旱区地理. 2009(06)
[3]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阻沙栅栏对垄间新月形沙丘形态的影响[J]. 李生宇,雷加强,徐新文,王海峰,谷峰,邱永志,李中全,许波. 干旱区地理. 2008(06)
[4]粒度分析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研究中的应用[J]. 吉启慧. 中国沙漠. 1996(02)
[5]新月形沙丘研究进展综述[J]. 李志中. 干旱区地理. 1994(04)
[6]塔克拉玛干沙漠沙物质成分特征及其来源[J]. 钱亦兵,吴兆宁,石井武政,金井丰,奥村晃史,松久幸敬. 中国沙漠. 1993(04)
[7]新月形沙丘丘表流场与沙丘蚀积特征[J]. 赵景峰,李崇舜,周兴佳,雷加强. 中国沙漠. 1993(03)
[8]塔克拉玛干沙漠新月形沙丘不同部位的粒度特征[J]. 陈渭南,雷加强.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2(02)
[9]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场特征与风沙活动强度的关系[J]. 凌裕泉. 中国沙漠. 1988(02)
本文编号:3375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375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