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UCC与MCR模型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5 16:26
生态安全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安全需求,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安全的载体和基础,维护区域和国家的生态安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们的重视和认可,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通过影响区域生态环境,从而对区域生态安全产生影响,景观格局的变化同时也对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健康的生态安全格局对维持和控制生态过程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郧阳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近几十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剧烈,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其生态区位重要但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给郧阳区生态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隐患,威胁着郧阳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2015年10月,我国召开了十八届五中全会,会中提出了要科学合理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基于此背景,本文借助LUCC与MCR模型,选择生态环境较脆弱的郧阳区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LUCC、景观生态学、生态安全等交叉学科的基础上,并结合MCR模型,开展了该区域基于土地利用/覆盖的LUCC时空演变特征、景观生态学评价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及评价等内容的研究...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那阳区位置图??郝阳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图2.?2郝阳区交通水系分布图??2丄2自巧状况??鄙阳区地形地貌挺杂
郧阳区三维地形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空间主成分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内陆河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格局优化——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 潘竟虎,刘晓. 应用生态学报. 2015(10)
[2]基于系统耦合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酒泉市肃州区为例[J]. 龙涛,刘学录,黄万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5)
[3]基于MCR模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分区及优化模式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街道为例[J]. 张颖,徐辉.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11)
[4]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围垦新区景观格局优化——以连云港连云新城为例[J]. 乔富珍,郑忠明,李加林,郑文兵.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4(03)
[5]基于P-S-R模型的县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山西省宁武县为例[J]. 冯旭芳,刘晶妹,赵丽娟. 中国农学通报. 2013(35)
[6]海岛型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以海陵岛为例[J]. 潘慧琴,黄少辉,叶玉瑶. 广东农业科学. 2013(20)
[7]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模拟——以东莞市为例[J]. 杨青生,乔纪纲,艾彬.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9)
[8]基于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研究[J]. 胡海德,李小玉,杜宇飞. 土壤与作物. 2013(01)
[9]成都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动态变化[J]. 黎燕琼,张海鸥,龚固堂,陈俊华,慕长龙,童卫平,牛牧.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2(06)
[10]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为例[J]. 李晶,蒙吉军,毛熙彦.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博士论文
[1]景观尺度上的区域生态安全研究[D]. 张艳芳.陕西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基于GIS和Fragstats的团结镇景观格局优化研究[D]. 谭云凤.东北林业大学 2014
[2]县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D]. 申彦舟.山西大学 2013
[3]四川省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D]. 廖韵.四川农业大学 2008
[4]生态脆弱型地区市域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D]. 刘占才.西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96405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那阳区位置图??郝阳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图2.?2郝阳区交通水系分布图??2丄2自巧状况??鄙阳区地形地貌挺杂
郧阳区三维地形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空间主成分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内陆河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格局优化——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 潘竟虎,刘晓. 应用生态学报. 2015(10)
[2]基于系统耦合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酒泉市肃州区为例[J]. 龙涛,刘学录,黄万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5)
[3]基于MCR模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分区及优化模式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街道为例[J]. 张颖,徐辉.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11)
[4]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围垦新区景观格局优化——以连云港连云新城为例[J]. 乔富珍,郑忠明,李加林,郑文兵.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4(03)
[5]基于P-S-R模型的县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山西省宁武县为例[J]. 冯旭芳,刘晶妹,赵丽娟. 中国农学通报. 2013(35)
[6]海岛型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以海陵岛为例[J]. 潘慧琴,黄少辉,叶玉瑶. 广东农业科学. 2013(20)
[7]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模拟——以东莞市为例[J]. 杨青生,乔纪纲,艾彬.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9)
[8]基于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研究[J]. 胡海德,李小玉,杜宇飞. 土壤与作物. 2013(01)
[9]成都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动态变化[J]. 黎燕琼,张海鸥,龚固堂,陈俊华,慕长龙,童卫平,牛牧.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2(06)
[10]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为例[J]. 李晶,蒙吉军,毛熙彦.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博士论文
[1]景观尺度上的区域生态安全研究[D]. 张艳芳.陕西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基于GIS和Fragstats的团结镇景观格局优化研究[D]. 谭云凤.东北林业大学 2014
[2]县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D]. 申彦舟.山西大学 2013
[3]四川省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D]. 廖韵.四川农业大学 2008
[4]生态脆弱型地区市域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D]. 刘占才.西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96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396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