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滇西北高原湿地景观变化与人为、自然因子的相关性

发布时间:2021-11-03 10:38
  人为活动的干扰与自然因子的变化共同作用于湿地生态系统,但两者对湿地生态系统作用的贡献率存在差异,目前尚缺乏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基于面向对象分割和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技术方法,研究了滇西北高原典型湿地纳帕海汇水区内28年来(1987—2015年)的湿地类型、分布及其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并探讨其与当地人为活动的干扰(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自然因子(主要气候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湿地总面积共计减少2456.46 hm2,其中,原生沼泽、沼泽化草甸和草甸面积分别减少了1152.07,1257.72,202.74 hm2,湖泊面积增加了156.07 hm2;(2)湿地景观多样性发生显著变化,其中,斑块数量(NP)由1987年的221增加到2005年的299,随后减少到2015年的260;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由1987年的1.81增加到1999年的1.84,随后减少到2015年的1.75;聚集度指数(contagion index)由1987年的52.82减少到1999年的52.02,随后增加到2015年的53.... 

【文章来源】:生态学报. 2019,39(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滇西北高原湿地景观变化与人为、自然因子的相关性


研究区域位置及研究范围Fig.1Locationofstudyareaandstudyregion1.2研究技术与方法

空间分布,年均气温,社会经济发展,动态


http://www.ecologica.cn图21987—2015年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动态Fig.2DynamicofGDPsinstudyareafrom1987to2015图31960—2015年研究区域5年滑动年均气温与年均降水量Fig.3Dynamicofannualmeantemperatureandprecipitationinstudyareafrom1960to20152结果2.1湿地类型及面积变化在1987—2015年期间,研究区域的湿地面积及其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图4、图5)。研究区域湿地总面积由9194.45hm2减小为6737.79hm2,减少率达到26.72%。其中,原生沼泽与沼泽化草甸减少的面积分别为1152.07hm2和1257.72hm2(图4);湖泊面积略有增加,由1987年362.30hm2增加到2015年的518.37hm2;草甸面积略有减少,由1987年的5649.28hm2减少到2015年的5446.54hm2(图4、图5)。在湿地类型间的转化中,草甸主要来源于湖泊、原生沼泽和沼泽化草甸,共计1449.42hm2;而草甸转化为湖泊、原生沼泽和沼泽化草甸仅有152.07hm2。湖泊面积的增加,主要源于原生沼泽与沼泽化草甸,共计211.98hm2。另外,由湿地类型转换为非湿地类型的面积共计3088.92hm2,占湿地总面积的33.60%(表3)。图41987—2015研究区域湿地类型与非湿地类型分布面积的变化Fig.4Changesinwetlandtypesandnon-wetlandtypeinstudyareafrom1987to20152.2景观多样性及变化在1987—2005年间,研究区域斑块数量增加,在2005—2015年间其斑块数量下降,最大值为299(2005年)、最小值为200(1990年)(图6)。在1987—1999年间,香农多样性指数呈现增加趋势,而在1999—2015年间却呈现?

与非,沼泽化草甸,草甸,沼泽


1987年362.30hm2增加到2015年的518.37hm2;草甸面积略有减少,由1987年的5649.28hm2减少到2015年的5446.54hm2(图4、图5)。在湿地类型间的转化中,草甸主要来源于湖泊、原生沼泽和沼泽化草甸,共计1449.42hm2;而草甸转化为湖泊、原生沼泽和沼泽化草甸仅有152.07hm2。湖泊面积的增加,主要源于原生沼泽与沼泽化草甸,共计211.98hm2。另外,由湿地类型转换为非湿地类型的面积共计3088.92hm2,占湿地总面积的33.60%(表3)。图41987—2015研究区域湿地类型与非湿地类型分布面积的变化Fig.4Changesinwetlandtypesandnon-wetlandtypeinstudyareafrom1987to20152.2景观多样性及变化在1987—2005年间,研究区域斑块数量增加,在2005—2015年间其斑块数量下降,最大值为299(2005年)、最小值为200(1990年)(图6)。在1987—1999年间,香农多样性指数呈现增加趋势,而在1999—2015年间却呈现下降的趋势,最大值为1.84(1999年)、最小值为1.75(2015年)(图6)。聚集度指数总体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最小值为52.02(1999年)、最大值为53.85(2012年)(图6)。2.3湿地景观变化与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湿地分布面积与第一、二、三产业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图7),并随着经济发展指标的增加而呈下降趋037生态学报39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若尔盖高原退化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J]. 周文昌,崔丽娟,王义飞,李伟.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5)
[2]若尔盖高原湿地研究进展[J]. 申格,徐斌,金云翔,陈实,张文博,郭剑,刘航,张玉静,杨秀春.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6(04)
[3]2000—2014年甘南高原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王伟军,赵雪雁,万文玉,李花,薛冰.  生态学杂志. 2016(09)
[4]1973-2014年河套平原湿地变化研究[J]. 李山羊,郭华明,黄诗峰,马建威,刘海燕,孙亚勇.  资源科学. 2016(01)
[5]近30年来白洋淀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制[J]. 张敏,宫兆宁,赵文吉,阿多.  生态学报. 2016(15)
[6]区域气候变化对纳帕海湖滨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董瑜,田昆,肖德荣,张昆,郭绪虎,李娟.  生态学报. 2014(19)
[7]19872010年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J]. 许吉仁,董霁红.  湿地科学. 2013(04)
[8]1955~2011年滇西北纳帕海时空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分析[J]. 喻庆国,董跃宇,李昊民,杨宇明,刘朝蓬,石明,袁磊.  西部林业科学. 2013(06)
[9]基于PCA的滇西北高原纳帕海湿地退化过程分析及其评价[J]. 尚文,杨永兴,韩大勇.  生态学报. 2013(15)
[10]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研究进展[J]. 吴健生,王政,张理卿,宋静.  地理科学进展. 2012(12)



本文编号:3473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473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2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