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2015年广州市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3 10:15
文章将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安全和功能安全相结合,对1995—2015年广州市景观生态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并据此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1995—2015年,建设用地景观类型出现大面积增长,其余土地利用景观类型面积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景观类型面积增加的主要来源为水田和林地。(2)研究期间,广州市景观生态安全水平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并有下降趋势。景观生态安全低等级区面积增长一倍,高等级区面积整体不变,较低、中等、较高等级区面积减少。(3)景观生态安全水平低等级主要分布在越秀、海珠、天河和荔湾区,高等级分布在从化、增城和南沙区。2005年后,景观生态安全水平低等级逐渐向中心城区周边的花都、黄埔和番禺等区域扩张,高等级分布稳定。(4)研究期间C0和C0/(C0+C)先增加随后保持稳定,说明广州市景观生态安全2010年之前主要受非结构因素影响,之后受到结构因素与非结构因素共同影响。
【文章来源】:生态经济. 2019,35(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广州市天河CBD夜景表31995—2015年广州市土地利用
99.31498.661199.004.5320101870.99318.353051.6097.34490.131362.474.2720151832.77309.473027.7798.73486.531435.584.271995—2000变化-7.510.61-1.34-0.6515.862.98-9.962000—2005变化-223.60-74.05-54.81-8.04-15.04375.97-0.422005—2010变化-86.15-21.26-45.32-1.97-8.53163.47-0.272010—2015变化-38.22-8.88-23.831.39-3.6073.110.00总计-355.47-103.57-125.31-9.27-11.31615.52-10.65图2广州市从化区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实景图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图2、图3同。图1广州南沙区水田具体表现为建设用地增加面积达到研究期间的最大值,为375km2,旱地、水田和林地面积在5年内减少量也达到最大值。第三阶段为研究期间的后十年,这一阶段建设用地仍然在增加,水域、水田、旱地、林地、草地等仍在减少,但与2000—2005年相比,增加和减少的面积幅度在缩小,速度也在下降。为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广州市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内部的相互转化情况,利用ArcGIS10.3对1995年和2015年这两个年份做了intersect处理,得到表4。1995—2015年,广州市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部转换。草地主要转向建设用地、林地,分别为10.129km2、3.261km2;旱地主要转向为建设用地、林地,分别为97.91km2、7.7km2;林地主要转向建设用地,为133.12km2;水田主要转向建设用地、水域,为339.002km2、20.081km2;水域主要转向建设用地,为33.938km2,主要来源是水田;未利用地与其他用地之间转化较少,主要转向建设用地?
2增长到2015年的1221.27km2,增长面积为564.31km2;较低、中等、较高等级区分别减少了197.87km2、179.73km2、187.23km2。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占用了大量的林地、草地、水田等自然和半自然景观,使原来的景观类型破碎度上升,优势度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从而导致景观生态安全下降,低等级区面积增加。从1995—2015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表4)可以得知,高等级区面积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的增长对水域面积占用少。图41995—2015年广州市景观生态安全等级面积变化图从景观生态安全各等级区流入转出面积来看(表6),广州市各等级区面积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换。Ⅰ级区斑块类型主要是以建设用地为主,由于建设用地景观易损度低,不易受到外界干扰,稳定性强,因此转出面积少,转入面积主要来源于较低、中等两个等级区域面积,分别为457.01km2、95.03km2。Ⅱ级区净转出量最多,为196.01km2,主要转向Ⅰ级区,转入面积主要来源于Ⅲ级区。Ⅲ级区与其他等级区交换比例较大,除向Ⅰ级区转出以外,向Ⅱ、Ⅳ级区分别转出244.09km2、34.15km2。Ⅳ级区向Ⅰ、Ⅱ、Ⅲ级区分别转出32.02km2、39.06km2、175.12km2,但它仍然占据较大面积,对广州市景观生态安全起到重要作用。Ⅴ级区转入面积少,向Ⅳ级区转出16.03km2。综上,广州市各等级生态安全变化整体趋势为:Ⅱ级区转入Ⅰ级区,Ⅲ级区转入Ⅱ级区,Ⅳ级区转入Ⅲ级区,表明广州市高等级生态安全水平区逐渐被低等级生态安全水平区取代。表41995—2015年广州市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单位:km2)土地利用类型草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普者黑湖流域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时空演变[J]. 闻国静,刘云根,王妍,侯磊,王艳霞,郭玉静.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7(06)
[2]三峡库区生态敏感区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测度与时空演变——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J]. 马世五,谢德体,张孝成,彭正涛,洪惠坤,罗卓,肖玖金. 生态学报. 2017(24)
[3]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绿洲景观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异[J]. 梁二敏,张军民,杨卫红. 干旱区研究. 2017(04)
[4]近40年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干扰度时空动态及景观格局变化[J]. 张月,张飞,王娟,任岩,Abduwasit Ghulam,Hsiang-te KUNG,陈芸. 生态学报. 2017(21)
[5]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进展与展望[J]. 彭建,赵会娟,刘焱序,吴健生. 地理研究. 2017(03)
[6]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构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J]. 吴健生,岳新欣,秦维. 地理研究. 2017(03)
[7]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安全格局的土地利用格局模拟[J]. 何玲,贾启建,李超,张利,许皞. 农业工程学报. 2016(03)
[8]疏勒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构建[J]. 潘竟虎,刘晓. 生态学杂志. 2016(03)
[9]基于空间主成分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内陆河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格局优化——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 潘竟虎,刘晓. 应用生态学报. 2015(10)
[10]基于结构与功能安全性的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以人工园林大面积种植区西盟县为例[J]. 赵筱青,王兴友,谢鹏飞,张龙飞. 地理研究. 2015(08)
本文编号:3473513
【文章来源】:生态经济. 2019,35(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广州市天河CBD夜景表31995—2015年广州市土地利用
99.31498.661199.004.5320101870.99318.353051.6097.34490.131362.474.2720151832.77309.473027.7798.73486.531435.584.271995—2000变化-7.510.61-1.34-0.6515.862.98-9.962000—2005变化-223.60-74.05-54.81-8.04-15.04375.97-0.422005—2010变化-86.15-21.26-45.32-1.97-8.53163.47-0.272010—2015变化-38.22-8.88-23.831.39-3.6073.110.00总计-355.47-103.57-125.31-9.27-11.31615.52-10.65图2广州市从化区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实景图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图2、图3同。图1广州南沙区水田具体表现为建设用地增加面积达到研究期间的最大值,为375km2,旱地、水田和林地面积在5年内减少量也达到最大值。第三阶段为研究期间的后十年,这一阶段建设用地仍然在增加,水域、水田、旱地、林地、草地等仍在减少,但与2000—2005年相比,增加和减少的面积幅度在缩小,速度也在下降。为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广州市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内部的相互转化情况,利用ArcGIS10.3对1995年和2015年这两个年份做了intersect处理,得到表4。1995—2015年,广州市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部转换。草地主要转向建设用地、林地,分别为10.129km2、3.261km2;旱地主要转向为建设用地、林地,分别为97.91km2、7.7km2;林地主要转向建设用地,为133.12km2;水田主要转向建设用地、水域,为339.002km2、20.081km2;水域主要转向建设用地,为33.938km2,主要来源是水田;未利用地与其他用地之间转化较少,主要转向建设用地?
2增长到2015年的1221.27km2,增长面积为564.31km2;较低、中等、较高等级区分别减少了197.87km2、179.73km2、187.23km2。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占用了大量的林地、草地、水田等自然和半自然景观,使原来的景观类型破碎度上升,优势度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从而导致景观生态安全下降,低等级区面积增加。从1995—2015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表4)可以得知,高等级区面积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的增长对水域面积占用少。图41995—2015年广州市景观生态安全等级面积变化图从景观生态安全各等级区流入转出面积来看(表6),广州市各等级区面积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换。Ⅰ级区斑块类型主要是以建设用地为主,由于建设用地景观易损度低,不易受到外界干扰,稳定性强,因此转出面积少,转入面积主要来源于较低、中等两个等级区域面积,分别为457.01km2、95.03km2。Ⅱ级区净转出量最多,为196.01km2,主要转向Ⅰ级区,转入面积主要来源于Ⅲ级区。Ⅲ级区与其他等级区交换比例较大,除向Ⅰ级区转出以外,向Ⅱ、Ⅳ级区分别转出244.09km2、34.15km2。Ⅳ级区向Ⅰ、Ⅱ、Ⅲ级区分别转出32.02km2、39.06km2、175.12km2,但它仍然占据较大面积,对广州市景观生态安全起到重要作用。Ⅴ级区转入面积少,向Ⅳ级区转出16.03km2。综上,广州市各等级生态安全变化整体趋势为:Ⅱ级区转入Ⅰ级区,Ⅲ级区转入Ⅱ级区,Ⅳ级区转入Ⅲ级区,表明广州市高等级生态安全水平区逐渐被低等级生态安全水平区取代。表41995—2015年广州市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单位:km2)土地利用类型草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普者黑湖流域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时空演变[J]. 闻国静,刘云根,王妍,侯磊,王艳霞,郭玉静.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7(06)
[2]三峡库区生态敏感区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测度与时空演变——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J]. 马世五,谢德体,张孝成,彭正涛,洪惠坤,罗卓,肖玖金. 生态学报. 2017(24)
[3]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绿洲景观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异[J]. 梁二敏,张军民,杨卫红. 干旱区研究. 2017(04)
[4]近40年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干扰度时空动态及景观格局变化[J]. 张月,张飞,王娟,任岩,Abduwasit Ghulam,Hsiang-te KUNG,陈芸. 生态学报. 2017(21)
[5]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进展与展望[J]. 彭建,赵会娟,刘焱序,吴健生. 地理研究. 2017(03)
[6]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构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J]. 吴健生,岳新欣,秦维. 地理研究. 2017(03)
[7]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安全格局的土地利用格局模拟[J]. 何玲,贾启建,李超,张利,许皞. 农业工程学报. 2016(03)
[8]疏勒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构建[J]. 潘竟虎,刘晓. 生态学杂志. 2016(03)
[9]基于空间主成分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内陆河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格局优化——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 潘竟虎,刘晓. 应用生态学报. 2015(10)
[10]基于结构与功能安全性的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以人工园林大面积种植区西盟县为例[J]. 赵筱青,王兴友,谢鹏飞,张龙飞. 地理研究. 2015(08)
本文编号:3473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473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