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乌鲁木齐市热岛效应与景观格局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0 09:04
  利用1990年、1998年、2006年和2014年的Landsat影像,采用大气校正法反演乌鲁木齐市地表温度,分析了地表温度、蔓延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的地表温度有所差异,冷岛效应反作用于热岛效应;由蔓延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可以得出4个年份温度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复杂化程度和分布格局变化情况。 

【文章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2020,26(23)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乌鲁木齐市热岛效应与景观格局研究


裁剪后乌鲁木齐市影像

地表,温度,热岛强度,大气校正


地表温度

热岛


根据研究区的热岛强度指数,分级后的热岛分级如图3所示。利用ENVI统计工具将4期热岛分级图进行变化检测,可以得到每个热岛区的转化面积分布,其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1990年的强冷岛区、低热岛区、中等热岛区、强热岛区、极强热岛区的百分比分别为63.00、10.00、5.80、20.10、1.10,热岛效应不明显;但到了1998年,热岛效应逐渐增强,5个热岛分级分别为25.71、7.31、2.37、60.10、4.51,强热岛区面积比例扩大很多,这体现了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到2006年,5个等级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7.70、11.70、7.39、62.21、1.00,热岛进一步加强,且热岛等级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即冷岛和强热岛所占百分比增大,中间区域的比例减小,这也说明了热岛效应的加重。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冷岛抑制热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Landsat影像的额济纳绿洲地表温度及冷岛效应时空格局研究[J]. 杨丽萍,潘雪萍,刘晶,谢巍,马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02)
[2]基于Landsat 8影像的福州市地温与土地利用及植被关系研究[J]. 陈雅君,黎勤生,陈辉煌,陈文惠.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04)
[3]基于Landsat8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及分析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 吴志刚,江滔,樊艳磊,陈联君.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6(01)

硕士论文
[1]丝绸之路遥感和古地图重现及其地理特征分析[D]. 李瑞清.江西理工大学 2019
[2]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及系统的设计[D]. 王中正.海南大学 2018
[3]结合TsHARP模型和STITFM算法的时空自适应地表温度影像融合研究[D]. 郑明亮.东北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07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5070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4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