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瓯江流域源头区林地土壤抗蚀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4 16:20
本文以浙江省龙泉市瓯江流域源头区为研究区,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林地土壤抗蚀性差异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南方红壤区林地土壤侵蚀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及防治思路。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样品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在明确不同林地土壤抗蚀性强弱排序的基础上,探讨林地土壤抗蚀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林地土壤抗蚀性的建议措施。研究结果可为南方红壤丘陵区林地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分别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对不同林地的土壤抗蚀性强弱进行了分析,对各土壤抗蚀性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并得出相应的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方程,以此为依据换算出不同林地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并进行了对比。就二者比较分析结果的差异,对土壤分散率和土壤团聚体结构体破坏率2个指标进行了修正,以其为基础得到新指标,并重新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其结果相近,5种林地土壤抗蚀性强弱的排序为:松林地土壤>用材竹林地土壤>灌木林地土壤>经济林地土壤>茶园地土壤。(2)根据研究区的环境特点,结合11项分析指标权重的排序,提出了影响林地...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林地土壤抗蚀性研究现状
1.2.1 土壤抗蚀性的研究现状
1.2.2 林地土壤侵蚀的研究现状
1.2.3 林地土壤抗蚀性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范围确定
2.1.2 研究区概况
2.1.3 林地的选择
2.2 研究方法
2.2.1 土壤抗蚀性评价指标的选取
2.2.2 主要土壤理化性质测试指标的选取
2.2.3 野外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2.2.4 指标测定方法
2.2.5 研究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不同林地土壤抗蚀性分析
3.1 各土壤抗蚀性指标值的获取和计算
3.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比较不同林地土壤抗蚀性强弱
3.2.1 土壤抗蚀性主成分分析计算
3.2.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林地土壤抗蚀性强弱
3.3 基于熵权法分析不同林地土壤抗蚀性强弱
3.3.1 土壤抗蚀性指标权重计算
3.3.2 基于熵权法分析不同林地土壤抗蚀性强弱
3.4 分析方法异同研究及指标选取更正
3.5 不同林地土壤抗蚀性比较排序
3.6 小结
第四章 土壤抗蚀性的影响因素
4.1 土壤机械组成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4.2 土壤养分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4.3 团聚体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4.3.1 土壤团聚体质量特征
4.3.2 土壤团聚体破坏率差异
4.4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抗蚀性影响综述
4.5 不同土层土壤抗蚀性差异
4.6 坡位变化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4.7 小结
第五章 提高林地土壤抗蚀性措施的建议
5.1 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及土壤侵蚀防治思路
5.2 土壤抗蚀性的调控机理
5.3 增强土壤抗蚀性的措施建议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不足和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
6.3 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胶结物质的分布及作用综述[J]. 张耀方,赵世伟,王子龙,李晓晓,李明瑞,杜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05)
[2]瓯江源头区生态健康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连琳琳,张丽萍,陆芳春,邱陆旸,刘俏.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05)
[3]不同混交模式毛竹林下土壤抗侵蚀性研究[J]. 刘广路,范少辉,蔡春菊,张昌顺,官凤英. 水土保持通报. 2015(04)
[4]盱眙火山岩丘陵区不同林地土壤抗蚀性评价[J]. 谈正鑫,万福绪,张波. 水土保持研究. 2015(02)
[5]两种巨桉人工林地土壤抗蚀性的比较研究[J]. 余晓章,魏鹏,范川,王谢,张腾飞,沈卫. 水土保持通报. 2015(02)
[6]不同轮作方式对黔产半夏土壤机械组成与养分含量的影响[J]. 张皓,何腾兵,林昌虎,何冠谛,高安勤. 作物杂志. 2015(02)
[7]上舍流域两种林地土壤结构与抗蚀性[J]. 吴胡强,张雅坤,张金池,张水锋,邵永昌,庄家尧. 水土保持通报. 2015(01)
[8]围封条件下荒漠草原4种典型植物群落枯落物输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李学斌,陈林,樊瑞霞,吴秀玲,谢应忠.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01)
[9]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高程桑树林地土壤抗蚀性及影响因素[J]. 郭天雷,史东梅,胡雪琴,黄先智,蒋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02)
[10]种植苎麻对南方坡耕地土壤抗蚀性的影响[J]. 成艳红,黄欠如,钟义军,熊春贵,武琳,孙永明.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5)
硕士论文
[1]重庆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覆被的耦合关系研究[D]. 潘小艳.西南大学 2014
[2]红壤丘陵区土壤水蚀过程的产沙动态模拟试验研究[D]. 朱晓梅.浙江大学 2008
[3]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及其与土壤可蚀性之间关系研究[D]. 卢金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16337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林地土壤抗蚀性研究现状
1.2.1 土壤抗蚀性的研究现状
1.2.2 林地土壤侵蚀的研究现状
1.2.3 林地土壤抗蚀性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范围确定
2.1.2 研究区概况
2.1.3 林地的选择
2.2 研究方法
2.2.1 土壤抗蚀性评价指标的选取
2.2.2 主要土壤理化性质测试指标的选取
2.2.3 野外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2.2.4 指标测定方法
2.2.5 研究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不同林地土壤抗蚀性分析
3.1 各土壤抗蚀性指标值的获取和计算
3.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比较不同林地土壤抗蚀性强弱
3.2.1 土壤抗蚀性主成分分析计算
3.2.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林地土壤抗蚀性强弱
3.3 基于熵权法分析不同林地土壤抗蚀性强弱
3.3.1 土壤抗蚀性指标权重计算
3.3.2 基于熵权法分析不同林地土壤抗蚀性强弱
3.4 分析方法异同研究及指标选取更正
3.5 不同林地土壤抗蚀性比较排序
3.6 小结
第四章 土壤抗蚀性的影响因素
4.1 土壤机械组成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4.2 土壤养分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4.3 团聚体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4.3.1 土壤团聚体质量特征
4.3.2 土壤团聚体破坏率差异
4.4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抗蚀性影响综述
4.5 不同土层土壤抗蚀性差异
4.6 坡位变化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4.7 小结
第五章 提高林地土壤抗蚀性措施的建议
5.1 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及土壤侵蚀防治思路
5.2 土壤抗蚀性的调控机理
5.3 增强土壤抗蚀性的措施建议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不足和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
6.3 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胶结物质的分布及作用综述[J]. 张耀方,赵世伟,王子龙,李晓晓,李明瑞,杜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05)
[2]瓯江源头区生态健康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连琳琳,张丽萍,陆芳春,邱陆旸,刘俏.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05)
[3]不同混交模式毛竹林下土壤抗侵蚀性研究[J]. 刘广路,范少辉,蔡春菊,张昌顺,官凤英. 水土保持通报. 2015(04)
[4]盱眙火山岩丘陵区不同林地土壤抗蚀性评价[J]. 谈正鑫,万福绪,张波. 水土保持研究. 2015(02)
[5]两种巨桉人工林地土壤抗蚀性的比较研究[J]. 余晓章,魏鹏,范川,王谢,张腾飞,沈卫. 水土保持通报. 2015(02)
[6]不同轮作方式对黔产半夏土壤机械组成与养分含量的影响[J]. 张皓,何腾兵,林昌虎,何冠谛,高安勤. 作物杂志. 2015(02)
[7]上舍流域两种林地土壤结构与抗蚀性[J]. 吴胡强,张雅坤,张金池,张水锋,邵永昌,庄家尧. 水土保持通报. 2015(01)
[8]围封条件下荒漠草原4种典型植物群落枯落物输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李学斌,陈林,樊瑞霞,吴秀玲,谢应忠.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01)
[9]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高程桑树林地土壤抗蚀性及影响因素[J]. 郭天雷,史东梅,胡雪琴,黄先智,蒋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02)
[10]种植苎麻对南方坡耕地土壤抗蚀性的影响[J]. 成艳红,黄欠如,钟义军,熊春贵,武琳,孙永明.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5)
硕士论文
[1]重庆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覆被的耦合关系研究[D]. 潘小艳.西南大学 2014
[2]红壤丘陵区土壤水蚀过程的产沙动态模拟试验研究[D]. 朱晓梅.浙江大学 2008
[3]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及其与土壤可蚀性之间关系研究[D]. 卢金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163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516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