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对气候特征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2-01-03 05:19
选取南小河沟流域油松、刺槐、侧柏人工林地覆盖为研究对象,对2003—2012年作物生长季土壤含水率进行连续观测,利用Duncan法对比分析土壤含水率在不同年份、月份、深度的差异性,同时研究不同人工林地土壤含水率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温度、降水量之间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水分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并长期维持在较为稳定的范围内,3种树种在不同深度差异性上体现出不同,油松林地体现在20,60 cm,呈现3个等级变化趋势,刺槐林地的差异性表现为0—20 cm与40—100 cm,侧柏林地的不同土层含水率在40 cm深度时出现了差异;土壤含水率与气温、降水量、SPEI的相关性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变弱,其中与气温呈负相关,与降水量、SPEI为正相关,并且温度、降水量和SPEI对刺槐林地土壤含水率影响最大.
【文章来源】: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9,37(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1.2观测数据
1.3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计算
1.4数据处理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分析
2.1.1月际变化
2.1.2年际变化
2.1.3不同土层间变化
2.2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分析
2.3不同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对气候特征的响应
3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PI指数的内蒙古地区干旱演变特征及趋势预测[J]. 韩志慧,刘小刚,郝琨,余宁,刘艳伟,杨启良.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7(05)
[2]SPEI指数在中国东北地区干旱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J]. 沈国强,郑海峰,雷振锋. 生态学报. 2017(11)
[3]基于SPEI-PM指数的黄淮海平原干旱特征分析[J]. 李翔翔,居辉,刘勤,李迎春,秦晓晨. 生态学报. 2017(06)
[4]不同时间尺度元谋灌区小粒咖啡需水变异特征[J]. 符娜,刘小刚,李闯,万梦丹,王露,杨启良.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5(02)
[5]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关系[J]. 易浪,任志远,张翀,刘雯. 资源科学. 2014(01)
[6]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J]. 王国梁,刘国彬,党小虎. 农业工程学报. 2009(02)
本文编号:3565648
【文章来源】: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9,37(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1.2观测数据
1.3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计算
1.4数据处理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分析
2.1.1月际变化
2.1.2年际变化
2.1.3不同土层间变化
2.2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分析
2.3不同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对气候特征的响应
3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PI指数的内蒙古地区干旱演变特征及趋势预测[J]. 韩志慧,刘小刚,郝琨,余宁,刘艳伟,杨启良.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7(05)
[2]SPEI指数在中国东北地区干旱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J]. 沈国强,郑海峰,雷振锋. 生态学报. 2017(11)
[3]基于SPEI-PM指数的黄淮海平原干旱特征分析[J]. 李翔翔,居辉,刘勤,李迎春,秦晓晨. 生态学报. 2017(06)
[4]不同时间尺度元谋灌区小粒咖啡需水变异特征[J]. 符娜,刘小刚,李闯,万梦丹,王露,杨启良.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5(02)
[5]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关系[J]. 易浪,任志远,张翀,刘雯. 资源科学. 2014(01)
[6]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J]. 王国梁,刘国彬,党小虎. 农业工程学报. 2009(02)
本文编号:3565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565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