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施氮和接种AM真菌对刺槐生长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04 17:03
  本论文以灭菌土为生长基质,采用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接种AM真菌对刺槐生长指标和营养代谢的影响;并利用15N标记法研究了施氮和接种AM真菌后不同时期刺槐氮素Ndff %和分配率以及氮素利用率和氮素平衡;对不同生长时间(50d和100d)的刺槐苗追入氮肥后的各处理在不同时期(15d、30d和45d)的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施氮和接种AM真菌对刺槐生长及营养代谢的影响接种AM真菌后刺槐根系菌根侵染率、根系活力和植株的生物量以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土壤中0.0 g/kg~0.8 g/kg的不同浓度施氮量中,以0.4 g/kg水平时最好;相反,刺槐叶片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在施氮量为0.4 g/kg水平时最小。AM真菌的菌根效应也因菌种不同而异,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缩球囊霉(G.constrictum)相比,接种摩西球囊霉(G.mosseae)菌根侵染...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AM 真菌的概况
        1.1.1 AM 真菌的基本结构
        1.1.2 环境条件对 AM 真菌分布的影响
        1.1.3 AM 真菌与植物的生长
    1.2 AM 真菌对植物氮素营养的影响
        1.2.1 AM 真菌与氮素营养的吸收
        1.2.2 施氮水平对 AM 真菌接种效应的影响
        1.2.3 氮素形态对 AM 真菌接种效应的影响
        1.2.4 AM 真菌促进植物对氮吸收的机理
    1.3 稳定性同位素~(15)N 在我国农业研究中的应用
        1.3.1 ~(15)N 在植物氮素吸收与利用上的应用
        1.3.2 ~(15)N 示踪技术在植物氮素运输上的应用
        1.3.3 ~(15)N 示踪技术在植株体内氮素分配上的应用
        1.3.4 ~(15)N 示踪技术在氮素损失研究上的应用
    1.4 AM 真菌与土壤酶
        1.4.1 土壤酶
        1.4.2 土壤酶与土壤质量
        1.4.3 AM 真菌与土壤酶
第二章 前言
第三章 施氮和接种AM 真菌对刺槐生长及N营养代谢的影响
    3.1 供试材料
        3.1.1 供试土壤
        3.1.2 供试植物
        3.1.3 供试菌种
    3.2 试验方法
        3.2.1 AM 真菌菌剂的制备
        3.2.2 试验设计
    3.3 测定方法
        3.3.1 AM 真菌菌根侵染率的测定
        3.3.2 AM 真菌孢子密度的测定
        3.3.3 植株生长量的测定
        3.3.4 根系活力的测定
        3.3.5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3.3.6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3.3.7 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测定
        3.3.8 丙二醛含量(MDA)的测定
        3.3.9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3.4 数据处理
    3.5 结果分析
        3.5.1 AM 真菌对不同施氮水平刺槐生长的影响
        3.5.2 AM 真菌对不同施氮量刺槐酶活性的影响
        3.5.3 AM 真菌对不同施氮量刺槐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6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氮肥时间对接种 AM 真菌的施刺槐苗生长和根际土壤酶 活性的影响
    4.1 供试材料
        4.1.1 供试土壤
        4.1.2 供试植物
        4.1.3 供试菌种
    4.2 试验方法
        4.2.1 AM 菌剂的制备
        4.2.2 试验设计
    4.3 测定方法
        4.3.1 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4.3.2 施肥和接种AM 真菌后不同时期刺槐根际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4.4 数据处理
    4.5 结果与分析
        4.5.1 施肥对不同时期刺槐根系菌根侵染率的影响
        4.5.2 对刺槐生长指标的影响
        4.5.3 对刺槐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4.5.4 氮肥和菌根菌对刺槐根际土壤酶的影响
    4.6 结论与讨论
        4.6.1 施肥对不同时期刺槐根系菌根侵染率的影响
        4.6.2 氮肥和菌根菌对刺槐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4.6.3 对氮肥和菌根菌对刺槐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第五章 施氮和接种AM 真菌对刺槐氮素吸收和利用率的影响
    5.1 供试材料
        5.1.1 供试土壤
        5.1.2 供试植物
        5.1.3 供试菌种
    5.2 试验方法
        5.2.1 AM 菌剂的制备
        5.2.2 试验设计
    5.3 测定方法
        5.3.1 ~(15)N 丰度的测定
        5.3.2 总氮的测定
    5.4 数据处理
    5.5 结果与分析
        5.5.1 刺槐各器官吸收的~(15)N 在植株体内的Ndff %
        5.5.2 ~(15)N 在植株体内的分配率
        5.5.3 土壤与植株的氮素平衡( %)
    5.6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1.1 施氮和接种AM 真菌对刺槐生长和营养代谢的影响
        6.1.2 施氮肥时间对接种 AM 真菌的刺槐苗生长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6.1.3 施氮和接种AM 真菌对刺槐氮素吸收和利用率的影响
    6.2 创新与特色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闽北典型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J]. 张昌顺,范少辉,谢高地.  自然资源学报. 2010(02)
[2]氮水平对水稻植株氮素损失的影响[J]. 王巧兰,吴礼树,赵竹青,赵林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01)
[3]栽培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与分配特性影响的研究[J]. 梁天锋,徐世宏,刘开强,王殿君,梁和,董登峰,韦善清,周佳民,胡钧铭,江立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01)
[4]施氮量对不同花生品种积累氮素来源和产量的影响[J]. 孙虎,李尚霞,王月福,王铭伦.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01)
[5]丛枝菌根真菌对牡丹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J]. 陈丹明,郭娜,郭绍霞.  西北植物学报. 2010(01)
[6]氮肥施用时期及基追比对豫中地区小麦叶片生理及产量的影响[J]. 姜丽娜,郑冬云,王言景,姚利娇,邵云,李春喜.  麦类作物学报. 2010(01)
[7]荒漠草原不同退化阶段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研究[J]. 吕桂芬,吴永胜,李浩,马万里,卢萍.  中国沙漠. 2010(01)
[8]镧对青菜生物量、植株氮磷钾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赵建荣,秦改花.  中国稀土学报. 2009(06)
[9]人工修复植被对锰矿区废弃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方晰,田大伦,武丽花,唐志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06)
[10]不同土地利用和施肥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及相关肥力因子的影响[J]. 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王守宇,李晓慧.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06)

硕士论文
[1]菌根促生荧光假单胞菌与菌根真菌对宿主植物的接种效应[D]. 李守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2]砒砂岩区主要树种AMF接种效应和AMF与土壤的相互影响[D]. 徐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68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568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e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