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土壤盐分积累过程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2-01-06 11:24
中国干旱区盐碱化土壤面积大,分布广,盐碱化作为土壤退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土壤盐碱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盐分的聚积及影响一直是干旱区研究的热点问题,全面开展土壤盐碱化的防治任重而道远。本文在分析干旱区土壤盐碱化的监测技术与方法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灌溉方式、自然环境因子等3个方面,综述了土壤盐分积累与运移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认为:在盐碱化土地改良方面,应综合考虑各灌区的不同因素,探求既环保又经济的最佳组合改良模式;而在耐盐植物的筛选方面,应加强培育高效的土壤盐分改良植物。针对土壤盐分运移过程,提出了在流域或景观尺度上研究绿洲盐分运移过程的展望,以期为干旱区土壤盐碱化的防治和管理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生态学杂志. 2019,38(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土壤盐分的监测技术与方法
2 干旱区土壤盐分积累与运移过程的影响因素
2.1 土地利用对土壤盐分积累的影响
2.2 农田灌溉对土壤水盐过程的影响
2.3 自然环境因子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3 土壤盐碱化的防治措施
3.1 干旱区盐碱化土壤改良措施
3.2 耐盐植物筛选与土壤盐分改良
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灌溉方式棉田土壤含盐量的分布特征——以玛纳斯河中游灌区为例[J]. 陈文玲,冉圣宏,刘韬韬. 灌溉排水学报. 2018(05)
[2]精河绿洲盐渍土表层土壤盐分因子的空间变异及分布格局[J]. 张飞,李怡博,王东芳,王小平,张海威,陈丽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01)
[3]滴灌条件下干旱区农田水盐运移及调控研究进展与展望[J]. 田富强,温洁,胡宏昌,倪广恒. 水利学报. 2018(01)
[4]基于光谱变换的高光谱指数土壤盐分反演模型优选[J]. 张贤龙,张飞,张海威,李哲,海清,陈丽华.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1)
[5]基于遥感反演河套灌区土壤盐分分布及对作物生长的影响[J]. 黄权中,徐旭,吕玲娇,任东阳,柯隽迪,熊云武,霍再林,黄冠华.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1)
[6]河套灌区中度盐渍化土壤改良产品筛选研究[J]. 刘瑞敏,杨树青,史海滨,梁建财. 土壤. 2017(04)
[7]不同淋洗模式下干旱区盐渍土改良效果分析[J]. 罗雪园,周宏飞,柴晨好,吕伟.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2)
[8]基于GWR模型的于田绿洲土壤表层盐分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子[J]. 袁玉芸,瓦哈甫·哈力克,关靖云,卢龙辉,张琴琴. 应用生态学报. 2016(10)
[9]干旱区土壤盐渍化灾害预警——以渭-库绿洲为例[J]. 丁建丽,陈文倩,陈芸. 中国沙漠. 2016(04)
[10]甘草对新疆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吴振振,马淼,张旭龙. 农学学报. 2016(06)
本文编号:3572360
【文章来源】:生态学杂志. 2019,38(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土壤盐分的监测技术与方法
2 干旱区土壤盐分积累与运移过程的影响因素
2.1 土地利用对土壤盐分积累的影响
2.2 农田灌溉对土壤水盐过程的影响
2.3 自然环境因子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3 土壤盐碱化的防治措施
3.1 干旱区盐碱化土壤改良措施
3.2 耐盐植物筛选与土壤盐分改良
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灌溉方式棉田土壤含盐量的分布特征——以玛纳斯河中游灌区为例[J]. 陈文玲,冉圣宏,刘韬韬. 灌溉排水学报. 2018(05)
[2]精河绿洲盐渍土表层土壤盐分因子的空间变异及分布格局[J]. 张飞,李怡博,王东芳,王小平,张海威,陈丽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01)
[3]滴灌条件下干旱区农田水盐运移及调控研究进展与展望[J]. 田富强,温洁,胡宏昌,倪广恒. 水利学报. 2018(01)
[4]基于光谱变换的高光谱指数土壤盐分反演模型优选[J]. 张贤龙,张飞,张海威,李哲,海清,陈丽华.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1)
[5]基于遥感反演河套灌区土壤盐分分布及对作物生长的影响[J]. 黄权中,徐旭,吕玲娇,任东阳,柯隽迪,熊云武,霍再林,黄冠华.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1)
[6]河套灌区中度盐渍化土壤改良产品筛选研究[J]. 刘瑞敏,杨树青,史海滨,梁建财. 土壤. 2017(04)
[7]不同淋洗模式下干旱区盐渍土改良效果分析[J]. 罗雪园,周宏飞,柴晨好,吕伟.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2)
[8]基于GWR模型的于田绿洲土壤表层盐分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子[J]. 袁玉芸,瓦哈甫·哈力克,关靖云,卢龙辉,张琴琴. 应用生态学报. 2016(10)
[9]干旱区土壤盐渍化灾害预警——以渭-库绿洲为例[J]. 丁建丽,陈文倩,陈芸. 中国沙漠. 2016(04)
[10]甘草对新疆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吴振振,马淼,张旭龙. 农学学报. 2016(06)
本文编号:35723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572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