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植被和土壤的空间分异特征
发布时间:2022-01-06 15:07
榆树(Ulmus pumila)疏林是分布在浑善达克沙地上的天然植被类型,也是沙地植被演替的顶级群落,在维持区域生态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入研究榆树疏林植被和土壤的空间分异特征对于深化认识榆树疏林中的植物共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为研究对象,在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4个区域,采用改进的Whittaker取样法开展植被调查和样品取样,分析了榆树疏林植被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探讨了影响植被分布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榆树的种群密度在东部区域最高(270.00 plant·hm-2),在南部区域最低(116.67 plant·hm-2),北部和西部区域居中(分别为198.33plant·hm-2和141.67plant·hm-2),这与该区域内的年均温度呈现出一致的空间分布规律。(2)榆树的种群密度分别与胸径、树高、冠幅呈现相反的空间分布规律,随着榆树个体的生长,种群密度逐渐降低,存在"自疏"现象。(3)灌木的群落密度与榆树的种群密度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
【文章来源】:生态环境学报. 2019,28(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以桑根达来镇为中心的4个区域样方分布图
00;陈宇轩等,2019;蔡文良等,2019)。2.5数据处理运用Excel2010软件和Origin8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运用SPSS18.0软件中的回归分析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不同因子之间的相关性。3结果与分析3.1水热条件的空间分异特征本研究温度和降水量数据(2000—2014年)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根据本研究区所处的分布范围(图1),选择克什克腾旗和正蓝旗2个气象站点分析东部和南部区域的水热状况,选择正镶白旗和锡林浩特市和2个气象站点分析西部和北部区域的水热状况。4个区域内的年均温度和年降图2改进的Whittaker取样法设计图示Fig.2Thegraphicalrepresentationofmodified-Whittakersamplingplo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垂直分布特征[J]. 蔡文良,谢艳云,唐雯. 生态环境学报. 2019(08)
[2]呼伦贝尔沙地风沙土粒径分布特征[J]. 陈宇轩,高广磊,张英,丁国栋,朴起亨,赵洋,王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08)
[3]浑善达克沙地东南缘固定沙丘风蚀坑动态变化[J]. 胡日娜,哈斯额尔敦,浩毕斯哈拉图,周炎广,李红悦. 中国沙漠. 2019(01)
[4]榆树年轮记录的浑善达克沙地春季平均最高气温[J]. 曹红芳,秦伟,胡永宁,黄荣凤,秦艳,纪磊,张娜. 中国沙漠. 2018(06)
[5]浑善达克沙地6种灌木生物量模拟[J]. 姚雪玲,姜丽娜,李龙,王锋,吴波,郭秀江. 生态学报. 2019(03)
[6]浑善达克沙地大气降尘颗粒物特征研究[J]. 闫德仁,黄海广,薛博. 生态环境学报. 2018(01)
[7]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生长状况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关系研究[J]. 马媛,李钢铁,梁田雨,麻云霞,赵国芬,姚庆智,潘羿壅,王少雄.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9)
[8]浑善达克沙地榆树(Ulmus pumila)种群结构和动态特征[J]. 张志永,杨晓晖,张晓,刘艳书,时忠杰. 中国沙漠. 2018(03)
[9]浑善达克沙地不同微地形的土壤物理性质和草本群落分布及其相关性分析[J]. 张志永,时忠杰,张晓,单楠,杨晓晖.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7(01)
[10]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和小叶杨人工林碳密度特征及其与林龄的关系[J]. 赵玮,胡中民,杨浩,张雷明,郭群,乌志颜,刘德义,李胜功. 植物生态学报. 2016(04)
本文编号:3572678
【文章来源】:生态环境学报. 2019,28(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以桑根达来镇为中心的4个区域样方分布图
00;陈宇轩等,2019;蔡文良等,2019)。2.5数据处理运用Excel2010软件和Origin8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运用SPSS18.0软件中的回归分析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不同因子之间的相关性。3结果与分析3.1水热条件的空间分异特征本研究温度和降水量数据(2000—2014年)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根据本研究区所处的分布范围(图1),选择克什克腾旗和正蓝旗2个气象站点分析东部和南部区域的水热状况,选择正镶白旗和锡林浩特市和2个气象站点分析西部和北部区域的水热状况。4个区域内的年均温度和年降图2改进的Whittaker取样法设计图示Fig.2Thegraphicalrepresentationofmodified-Whittakersamplingplo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垂直分布特征[J]. 蔡文良,谢艳云,唐雯. 生态环境学报. 2019(08)
[2]呼伦贝尔沙地风沙土粒径分布特征[J]. 陈宇轩,高广磊,张英,丁国栋,朴起亨,赵洋,王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08)
[3]浑善达克沙地东南缘固定沙丘风蚀坑动态变化[J]. 胡日娜,哈斯额尔敦,浩毕斯哈拉图,周炎广,李红悦. 中国沙漠. 2019(01)
[4]榆树年轮记录的浑善达克沙地春季平均最高气温[J]. 曹红芳,秦伟,胡永宁,黄荣凤,秦艳,纪磊,张娜. 中国沙漠. 2018(06)
[5]浑善达克沙地6种灌木生物量模拟[J]. 姚雪玲,姜丽娜,李龙,王锋,吴波,郭秀江. 生态学报. 2019(03)
[6]浑善达克沙地大气降尘颗粒物特征研究[J]. 闫德仁,黄海广,薛博. 生态环境学报. 2018(01)
[7]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生长状况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关系研究[J]. 马媛,李钢铁,梁田雨,麻云霞,赵国芬,姚庆智,潘羿壅,王少雄.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9)
[8]浑善达克沙地榆树(Ulmus pumila)种群结构和动态特征[J]. 张志永,杨晓晖,张晓,刘艳书,时忠杰. 中国沙漠. 2018(03)
[9]浑善达克沙地不同微地形的土壤物理性质和草本群落分布及其相关性分析[J]. 张志永,时忠杰,张晓,单楠,杨晓晖.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7(01)
[10]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和小叶杨人工林碳密度特征及其与林龄的关系[J]. 赵玮,胡中民,杨浩,张雷明,郭群,乌志颜,刘德义,李胜功. 植物生态学报. 2016(04)
本文编号:3572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572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