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暧背景下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及对沙漠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16 06:02
本文使用1971-2011年青藏高原逐日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采用面积权重加权平均方法,分析了近41a高原气候变化特征。使用NOAA系列卫星提供的1982-2006年NDVI资料分析了高原植被覆盖状况时空变化特征,结合气候条件给定了以NDVI年最大值判定高原沙漠化的标准,探究了近年来高原沙漠化发展趋势。此外,探讨了高原气候变化对沙漠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近年来持续增暖,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生暖突变,突变前后增暖形式存在明显差异,突变前,增暖幅度随海拔增高而减弱,突变后,表现为明显的海拔越高增暖幅度越大。高原内部各站点暖突变发生与海拔关系明显,海拔越高突变发生越晚,同时高原暖突变发生落后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自1998年后的全球气候增暖减缓趋势,高原近年来并不存在减缓趋势,反而表现为更大幅度的增暖。2)高原近年来降水显著增加,于中部存在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降水量增加大值带,降水增加幅度与海拔存在明显关系:海拔越高,降水增加幅度越大。造成年降水量变化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性的原因,主要与地形和热力适应作用有关。3)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重要时段,多种要素在这一时...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青藏高原81个站点分布
122巧)、华南口0°N?28°N,110巧?122。巧、西北(40°N?50°N,80°E?100°巧、西??南(20°N?^%100巧?110°E),共选取资料较为完整的439个站点进行各区突??变年分析。结果发现(图3.2a)东北地区于1987年发生暖突变,华北地区的暖??突变发生在1989年,淮河、长江中下游发生在1994年,华南、西南地区气湿??突变发化于巧%年,西北则发生于1994年,与了一汇[10]的结论是基本一致的。??同时对这439个站进行面积权重的区域平均,并将此序列进行M-K突变分析(图??24??
未能检验出明显突变年的19个站分布较为分散,不具有典型性。因此??为了更加具有比较性,对通过M-K检验的62个站的突变发生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各站突变年份与海拔高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图3.3a),表现为海拔越??高,突变年越晚,且通过了?99%的显著性检验。??那么造成高原内部气温突变发生过程及高原气温突变晩于我国其他地区的??原因是什么。任国玉口]、张爱英等[4]曾指出,全球变暖除区域气候自身变化的因??素外,城市化和±地利用等人为作用是影响地面气温变化的重要因素。发达地??区发展较早,城市化效应造成气温在自然变暖的基础上更早的发生暖突变,而??青藏高原地区发展相对较晚,人口和建城面积逐渐扩大,可能造成其气温的暖??2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61—2012年甘肃省干湿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 王素萍,李耀辉,冯建英,王劲松,王静. 中国沙漠. 2014(06)
[2]1982—2010年西藏草地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特征[J]. 王涛,沈渭寿,欧阳琰,林乃峰. 草地学报. 2014(01)
[3]柴达木盆地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变化特征分析[J]. 戴升,申红艳,李林,王振宇,肖建设. 高原气象. 2013(01)
[4]1981—2010年青藏高原地区气温变化与高程及纬度的关系[J]. 王朋岭,唐国利,曹丽娟,刘秋锋,任玉玉.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2(05)
[5]2001—2010年青藏高原干湿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王敏,周才平,吴良,徐兴良,欧阳华.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2(05)
[6]中国干旱、半干旱区近千年来沙漠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花婷,王训明,次珍,张彩霞,郎丽丽. 中国沙漠. 2012(03)
[7]气候变化对呼伦贝尔草原沙化的影响[J]. 乔文斌,常煜. 宁夏农林科技. 2011(05)
[8]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温周期变化与突变分析[J]. 吕少宁,李栋梁,文军,王磊,刘蓉,王欣. 高原气象. 2010(06)
[9]中国地面气温变化趋势中的城市化影响偏差[J]. 张爱英,任国玉,周江兴,初子莹,任玉玉,唐国利. 气象学报. 2010(06)
[10]青海省历史气候资料迁站资料的均一化处理[J]. 朱西德,李林,李庆祥,王振宇,汪青春,时兴合. 青海气象. 2010 (02)
硕士论文
[1]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其NDVI的响应[D]. 纪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92078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青藏高原81个站点分布
122巧)、华南口0°N?28°N,110巧?122。巧、西北(40°N?50°N,80°E?100°巧、西??南(20°N?^%100巧?110°E),共选取资料较为完整的439个站点进行各区突??变年分析。结果发现(图3.2a)东北地区于1987年发生暖突变,华北地区的暖??突变发生在1989年,淮河、长江中下游发生在1994年,华南、西南地区气湿??突变发化于巧%年,西北则发生于1994年,与了一汇[10]的结论是基本一致的。??同时对这439个站进行面积权重的区域平均,并将此序列进行M-K突变分析(图??24??
未能检验出明显突变年的19个站分布较为分散,不具有典型性。因此??为了更加具有比较性,对通过M-K检验的62个站的突变发生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各站突变年份与海拔高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图3.3a),表现为海拔越??高,突变年越晚,且通过了?99%的显著性检验。??那么造成高原内部气温突变发生过程及高原气温突变晩于我国其他地区的??原因是什么。任国玉口]、张爱英等[4]曾指出,全球变暖除区域气候自身变化的因??素外,城市化和±地利用等人为作用是影响地面气温变化的重要因素。发达地??区发展较早,城市化效应造成气温在自然变暖的基础上更早的发生暖突变,而??青藏高原地区发展相对较晚,人口和建城面积逐渐扩大,可能造成其气温的暖??2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61—2012年甘肃省干湿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 王素萍,李耀辉,冯建英,王劲松,王静. 中国沙漠. 2014(06)
[2]1982—2010年西藏草地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特征[J]. 王涛,沈渭寿,欧阳琰,林乃峰. 草地学报. 2014(01)
[3]柴达木盆地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变化特征分析[J]. 戴升,申红艳,李林,王振宇,肖建设. 高原气象. 2013(01)
[4]1981—2010年青藏高原地区气温变化与高程及纬度的关系[J]. 王朋岭,唐国利,曹丽娟,刘秋锋,任玉玉.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2(05)
[5]2001—2010年青藏高原干湿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王敏,周才平,吴良,徐兴良,欧阳华.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2(05)
[6]中国干旱、半干旱区近千年来沙漠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花婷,王训明,次珍,张彩霞,郎丽丽. 中国沙漠. 2012(03)
[7]气候变化对呼伦贝尔草原沙化的影响[J]. 乔文斌,常煜. 宁夏农林科技. 2011(05)
[8]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温周期变化与突变分析[J]. 吕少宁,李栋梁,文军,王磊,刘蓉,王欣. 高原气象. 2010(06)
[9]中国地面气温变化趋势中的城市化影响偏差[J]. 张爱英,任国玉,周江兴,初子莹,任玉玉,唐国利. 气象学报. 2010(06)
[10]青海省历史气候资料迁站资料的均一化处理[J]. 朱西德,李林,李庆祥,王振宇,汪青春,时兴合. 青海气象. 2010 (02)
硕士论文
[1]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其NDVI的响应[D]. 纪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92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592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