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砷、磷互作下白骨壤—土壤系统中磷砷的迁移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2 04:25
  红树林作为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河口海湾地区的木本植物,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由于As在工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大范围使用,以及含As废水的肆意排放使得其在红树林沉积物中富集,导致红树林中As污染情况日益加重。鉴于红树林环境中的As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因而探讨As在红树林湿地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P与As属同族,不仅在物理属性上类似,在植物吸收富集系统上亦有较多相似之处。已有研究表明,As、P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效应,所以As和P在红树林沉积物中的关系值得探究。本研究以红树植物白骨壤为材料,采用砂培和土培结合的方式,通过As、P交互作用下白骨壤根系泌氧、铁膜、植物生长等指标的分析,来探讨白骨壤根系的响应变化以及P和As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As、P在植物中的累积分配,分析红树植物对沉积物中As迁移的影响规律;以求为揭示重金属与生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提供理论依据。现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砂培试验表明,As胁迫对白骨壤生物量存在显著影响(p<0.001),生物量随着As处理的升高而降低;As的添加抑制了白骨壤根系泌氧(radial oxygen los...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环境中的砷
        1.1.1 砷元素
        1.1.2 砷污染现状
        1.1.3 砷的赋存形态
    1.2 红树林沉积物环境中的砷污染现状
        1.2.1 红树林重金属污染现状
        1.2.2 红树林砷污染现状
    1.3 影响沉积物环境中砷生物有效性的因素
        1.3.1 水分含量
        1.3.2 有机质
        1.3.3 pH和Eh
        1.3.4 铁氧化物
        1.3.5 其他因素
    1.4 红树林中的磷
        1.4.1 砷磷在植物体内的关系
        1.4.2 砷磷在土壤环境中的关系
    1.5 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设计
        2.1.1 白骨壤幼苗预处理
        2.1.2 砂培实验处理
        2.1.3 土培实验处理
    2.2 仪器和试剂
        2.2.1 主要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3 砂培实验分析测试方法
        2.3.1 铁膜提取
        2.3.2 根系泌氧测定
        2.3.3 白骨壤中砷含量测定
        2.3.4 白骨壤中磷含量测定
    2.4 土培实验分析测试方法
        2.4.1 铁膜含量测定
        2.4.2 沉积物中砷含量测定
        2.4.3 白骨壤中磷含量测定
        2.4.4 沉积物中磷含量测定
        2.4.5 沉积物中磷形态测定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砂培条件下As、P和Fe交互作用对白骨壤的影响
        3.1.1 As、P和Fe交互作用对白骨壤生物量的影响
        3.1.2 As、P和Fe交互作用对白骨壤根系泌氧的影响
        3.1.3 As、P、Fe作用下白骨壤铁膜中各含量变化
        3.1.4 As、P、Fe作用下白骨壤各器官中As含量的累积分配
        3.1.5 白骨壤幼苗根、茎、叶中p含量
        3.1.6 白骨壤体内的砷转运系数
    3.2 沉积物环境中磷对砷的影响
        3.2.1 砷磷作用下的白骨壤对沉积物pH的影响
        3.2.2 磷对根际土非根际土中的砷含量的影响
        3.2.3 As、P交互作用对白骨壤铁膜中As、P、Fe含量的影响
        3.2.4 As、 P作用对白骨壤幼苗根、茎、叶中As、P含量的影响
        3.2.5 As、P交互作用对根际土非根际土中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研究特色与创新
    4.3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Cu, Pb, Zn, and Cd)in sediments of a coastal wetlands in eastern Fujian, China[J]. Lili Zhao,Weibin You,Haiqing Hu,Wei Hong,Xiaojuan LIAO,Shihong Xiao,Ren Wang,Jinbiao Cai,Xuncheng Fan,Yong Tan,Dongjin He.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15(03)
[2]我国河流湖泊砷污染现状及除砷技术研究进展[J]. 吴万富,徐艳,史德强,杨项军,王世雄.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S1)
[3]有色金属矿山尾矿砷污染及其研究意义[J]. 史振环,莫佳,莫斌吉,雷良奇.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5(02)
[4]Attenuation of arsenic in a karst subterranean stream and correlation with geochemical factors: A case study at Lihu,South China[J]. Liankai Zhang,Hui Yang,Jiansheng Tang,Xiaoqun Qin,Au Yik Y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4(11)
[5]Arsenic dynamics in the rhizosphere and its sequestration on rice roots as affected by root oxidation[J]. Weisong Pan,Chuan Wu,Shengguo Xue,William Hartle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4(04)
[6]不同性质铁铝土对砷酸根吸附特性的比较研究[J]. 李士杏,骆永明,章海波,黄玉娟,李振炫.  土壤学报. 2012(03)
[7]湿地植物根表铁膜在污水磷去除中的作用[J]. 刘婧,陈昕,罗安程,王珊珊,鞠伟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02)
[8]微生物铁氧化作用对砷迁移转化的影响[J]. 王兆苏,王新军,陈学萍,朱永官.  环境科学学报. 2011(02)
[9]湿地植物根系泌氧及其在湿地处理中的应用[J]. 刘志宽,马青兰,牛快快.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10]外源磷对苗期小麦和水稻根际砷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J]. 薛培英,刘文菊,段桂兰,刘云霞,张桂银.  生态学报. 2009(04)



本文编号:3638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638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c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